儒家大佬痛心疾首的說道:“平日裡挺聰明的一個人,怎麼變得如此愚蠢,你腦袋被門夾了嗎?”

那學子瞬間臉色變得蒼白起來。

“還愣著幹什麼?”儒家大佬提醒說道:“尚且有一下午的時間,還不速回考場,重新做出一篇策論來。”

“師傅,已經晚了!”

學子狠狠的抽了自己一巴掌,說道:“一旦走出書院,就再也進不去考場了。”

“那你出來幹甚?”

“學生自覺不錯,就出來了。”學子弱弱的回答說道。

“混賬,滾回去,跪著,沒有我的允許,不得起身。”

儒家大佬最後將希望的目光放到書院,希望還沒有走出來的儒家弟子,能看破題目中的陷阱,做出一篇好的策論來。

同時,背地裡詛咒其他門派,也著了嬴玄的道。

詛咒很靈,沒過多久,他就聽到了諸子百家其他人的咆哮聲。

“諸子百家,恐怕要十不存一了。”

門閥天驕已經全部走出考場,到了門閥強者身邊,開始討論考核的試題。

“但是躲過嬴玄陷阱,以諸子百家的學問,必得帝國重用。”溫閥閥主說道。

“我看未必!”

季閥季不策思考片刻說道:“這題目,考的根本就不是諸子百家的學問,而是治世之法,為政之法。”

“治九州為大治,治一郡為小治。”

“策論需要立足帝國國情,言之有物,切入要害之處,陳述利弊,最好還有妥善處理弊政的芳案,才是最佳答案。”

聞人慕皺眉,疑惑的說到:“這點,即便是我等,也極難想到,年輕人銳氣有餘,經驗不足,怎麼會想到這裡去?”

“其中佼佼者,可得九州人傑之名,若是看不出嬴玄的用意,怎麼配的上人傑之名?”季不策說道。

“唉呀,怎麼聽著這麼簡單的題目,被你說的越來越難了?”

溫閥閥主說道:“溫兄,會不會你想多了?”

“我又不起長戈王,怎麼會知道他的心思?”

季不策說到:“長戈王不是稱讚巫棾小丫頭策論可為第一嗎?派人打聽打聽,知道她的策論,不就可以猜出來長戈王的心思嗎?”

“打聽過了,奈何那邊嘴巴挺嚴,沒有得到風聲。”聞人慕說道。

“那就等吧,反正策論已經交上去了,結果已定,猜不猜的出來長戈王的心思,已經不重要了。”

季不策說道,而後安慰聞人霆、溫白秋和季明遠三人說道:“你三人也不必擔憂,這次不行,還有下次;文道不行,尚有武道。”

“我相信,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的。”

“近日,你三人就瞭解帝國形事,鑽研其中要害關係,以待來日。”

於此同時,長戈王府之中,王驚世看著書院考核的題目,寂默無言。

考核開始的時候,他專程從甘泉宮趕到咸陽,未嘗沒有和書院學子一較長短的心思。

看到題目的一瞬間,他就明白了嬴玄的意思,長戈王是個現實的人,他要的就是能幹實事的人。

研磨,鋪紙,王驚世鄭重的寫下“九州策”三個字,腦中閃過無數念頭,最終還是沒有落筆。

他不是書院弟子,他已經沒有資格參與考核了,想入仕,就只能走舉薦這條路了。

他的才華,長戈王是知道的,這策論,不寫也罷。

“既然如此,我就看看書院學子的風采,你們在明,我在暗,我與長戈王一道,少不得明爭暗鬥一場,屆時,再看看,比起我這書院棄徒,你們多出幾分能耐,或者少了十分本事。”

煌煌大世將臨,果然沒幾個願意安分的傢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