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藍田大營之中,逗留在咸陽的四位帝國武侯終於再次碰面。

“兵院以軍中將士為學員,雖有天賦,可是比起其他三院,依舊天賦不足,長久下去,會不會被其他三院甩開差距?”

觀摩過兵院之後,蒙武憂心忡忡的說道。

“不會,兵院主兵事,帝國將士是最好的人選。”

嬴玄篤定的說道:“帝國將士在藍田大營接觸兵法,在北方活學活用,只需要有一個可y以達到我等的程度,足抵十年之功。”

“況且其他學員,只要不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出了兵院,就是合格的帝國將領。有了他們的加入,帝國士兵的軍事素質必定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那就好,若非不想讓世家干涉軍政之事,我等也不至於放著書院無數天才不用,從帝**隊中選擇學子。”

蒙武嘆息說道,在他心裡世家門閥的天才弟子依舊是第一人選,帝國將士雖然很好,但是有上限,從他們中培養一尊軍神,太難了,沒有戰火的洗禮,基本毫無希望。

可是嬴玄堅持從帝國抽調有才幹的將軍、士兵,而八大武侯之首的通武侯王賁也和嬴玄持相同態度,所以兵院之事,看似他是院主,可是真正做決策的是王賁和嬴玄。

“演武侯,你不要盯著那些世家天才了。”

忠信武侯李信勸解蒙武說道:“世家天才大多心高氣傲,怎麼會選擇屈尊在你我麾下效力,一個個心比天高,做著天下第一的美夢。”

“世家門閥數百年之觀念,門閥在前,帝國在後,即便入我軍中,也多為門閥謀利,和我們始終不是一路人。”

“好了,兵院也並非不在書院招收弟子,只是世家是否忠誠,查無實據。等時機成熟,兵院自然會廣收天下英才,為帝國培養治軍能人。”

“兵院之事,已成定論,諸位多說無益。”

嬴玄搓著手說道:“昨天晚上,影密衛已經將世家門閥的資訊送到本侯手中,接下來,我們該談論如何瓜分世家強者,而後圖謀北伐了。”

與其說是劃分世家,不如說是用邊軍的力量威壓世家,好讓他們在北伐之時出工出力,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

與此同時,世家強者北上,就會減輕帝國九州內部的壓力,沒有強者坐鎮,即便有人心懷不軌,也不敢在六週年內部空虛之時輕舉妄動。

說到這裡,所有人都認真起來,鎮壓世家,讓其不敢有出格之舉,是嬴政讓他們南下的目的;將世家扯入北方戰事,是他們的私心,嬴政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嬴政留著世家,未嘗沒有這方面的意思。

“世家實力如何?”玄武侯蒙武沉聲問道。

即便他們是帝國武侯,可是世家門閥數百年沉澱,雖然懼怕嬴政,但是未必懼怕帝國武侯。

“隱世門閥也有強有弱,可分三流、二流、一流以及超級勢力。”

嬴玄將影密衛調查得到的訊息詳細的告訴蒙武等人。

“三流世家大多都是因為躲避七國戰火而避世不出的家族,個別家族的至強者是入聖強者,其他家族至強者僅為武侯境界。”

“雖然三流世家不足為懼,但是數量不少,值得注意一二。”

忠信武侯李信歡快的說道:“這個好,我還以為隱世門閥都是一頂一的恐怖,有這樣的弱者在,剛好可以透過他們拿捏強勢門閥,可喜可賀。”

“那麼二流世家呢?”蒙武問道。

“二流門閥和帝國地方豪族相差無幾,家族中入聖強者不止一人,武侯強者不在少數,佔據九州靈脈,根基已穩,且數量和三流世家大概一樣多。”嬴玄耐心的解釋二流世家的地位。

“帝國豪族有人在帝國身居高位,也不敢質疑我等,二流世家不足為懼,可以任由我等拿捏。”

宣武侯內史騰點點頭,顯然沒有將二流世家放在眼裡。

“一流呢?”

“一流門閥數百年沉澱,族中有聖人強者坐鎮,入聖強者也不在少數,武侯眾多,已經可以和我等平起平坐,唯一的差距就是我等掌握了帝國的力量,而他們只有一家之力。”

“一流門閥大概有二十七家,這可不是個小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