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網的來歷(第2/2頁)
章節報錯
“扶蘇有才幹,為人治世有章法,朕心裡歡喜的很。”
說道扶蘇,嬴政眼裡閃過一絲溫柔,接著嬴政的眼睛變得銳利起來,轉身走到秦國地圖之前。
“扶蘇一定會是個賢明的帝王,但是他缺少霸王之氣,行事遵循古法,太過理想化,容易被人掣肘。”
“春秋戰國數百年,就是三寸不爛之舌的名家都有惠施這樣的丞相,卻獨獨沒有孔丘的一席之地,你可知這是為何?”嬴政問道。
“強者信奉力量,弱者信奉仁義,可是主宰這天下的永遠都是強者,儒家保護弱者沒錯,但是侵害了強者的利益就是最大的過錯。”嬴玄不假思索,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確實如此,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仁義禮智信沒有任何用處。”嬴政點頭說道:“可是扶蘇偏偏就相信這些東西,不知人心險惡,不知時局變化,將龐大的帝國交給扶蘇,朕隱隱約約有些擔心。”
“那陛下的意思是……?”
嬴玄大吃一驚,嬴政對扶蘇不滿,他心知肚明,但是嬴政一直堅持扶蘇是他的繼承人,這一點從未有絲毫動搖,如今嬴政卻有那麼一瞬間,動搖了。
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訊號!
“不經風雨,何以見霓虹?扶蘇該懂事了,大秦的帝王,豈可受制於仁義之說?”
嬴政將目光放到地圖巧合的咸陽城之上,悠悠的說道:“那就讓他見識一下這個世界的殘酷,只有當這個世界讓他的理想破滅的時候,扶蘇才會真正明白大秦的帝王該是什麼樣子。”
“胡亥是他弟弟,由胡亥做他的踏腳石,在朕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
權勢地位是爭來的,嬴政是如此,那麼扶蘇也該如此,對於嬴政的想法,嬴玄是支援的。
“可是陛下,公子胡亥可不是公子扶蘇,規矩之內的事情好說,可是規矩之外的事情,就難說了。”
嬴玄隱晦的提醒嬴政說道:“公子胡亥和羅網交往過密,若是使用其他手段,公子扶蘇未必能招架的住啊。”
“為了秦國帝位,兄弟相殘,就是必然之事,陛下您又該如何自處呢?”
“哈哈哈哈,你考慮的倒是周到。”
嬴政忍不住笑道:“扶蘇若是有你一半的城府,我又何至於如此。”
末了,嬴政繼續說道:“咸陽有朕在,那些上不來臺面的東西,他們就得給朕老老實實的收起來,秦人有秦人的規矩,要想做到朕的椅子上,就得按照秦人的規矩來。”
“臣明白了。”
有嬴政出面,羅網的刺殺、栽贓的手段用不上,嬴玄倒是可以放心讓扶蘇和胡亥鬥上一鬥,如此一來,扶蘇總歸是會成長的。
“那中車府令趙高呢?”嬴玄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趙高此人,嬴玄勢必除去。
“趙高是羅網之人,朕目前不打算和羅網翻臉,羅網根深蒂固,不易打草驚蛇,必須一擊擊中,連根拔起才行。”
嬴政面不改色,但是語氣冷冽,嬴玄可以感覺到嬴政心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燒。
“一群見不得人的東西,居然妄圖侵蝕帝國,自尋死路。”
羅網是帝國兇器,可是嬴玄從嬴政嘴裡聽出了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
“陛下,此言何意?”嬴玄不解的問道。
“你知道羅網的來歷嗎?”嬴政反問嬴政說道。
“願聞其詳!”羅網似乎和嬴玄的認知有所出入,嬴玄打算聽聽嬴政對羅網的瞭解。
“羅網的存在比秦國更加久遠,最早要追溯到武王伐紂。”嬴政不屑的說道:“商紂滅國,帝姓有族人出逃,企圖顛覆姬周,重建商紂。”
“國滅不可復得,簡直是痴人說夢,商紂如此,六國亦是如此。”嬴玄輕蔑的說道。
“這些遺孤時時刻刻想著顛覆姬周的統治,可是西周之時,姬姓強勢,無從下手;東周之時,諸侯有爭霸之心,卻無滅周之志。”
“於是帝姓族人隱姓埋名,潛伏七國,滲透江湖朝野,無孔不入,久而久之,就自稱羅網。”
“羅網是在秦武王的時候接觸秦國的,那時惠文王東出爭霸,秦國已經九州霸主,而姬周已經不堪一擊。”
“但是山東六國不敢出兵洛邑,攻佔周王幾,但是他們不敢,我秦秦人敢。”
“於是羅網投秦,為帝國效力,而後秦武王舉鼎絕髕而亡,之後羅網鼓動莊襄王滅周,羅網也算是大仇得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