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如此,是了,你正是白溪村的,怪不得這李家丫頭如此有才,李秀才應該有一半功勞吧。”

亭長拱手,笑著恭維道。

“哪裡,哪裡。”

李招貴一臉謙遜的搖頭,心裡已經不爽到了極點,他最見不得人誇讚李心艾。

“不用謙虛,我準備在全鎮推廣挖溝開渠,此法雖然簡單,但敢於第一個做,非常難得。”亭長絲毫不吝嗇誇讚之詞,認真道:“還請李秀才回去,替全鎮的老百姓謝謝你侄女,有機會,老朽希望可以登門拜訪以示誠意,她實在是了不得。”

這白溪河不僅僅只經過了白溪村,還有許多臨近的村莊望水興嘆,現如今,大傢伙都已經被調動了起來。

老百姓澆灌莊稼太不容易了,尋常年還好,這災年,那地裡的莊稼,就得靠人力一桶又一桶的澆灌。

家中壯勞力吃不飽飯,哪有力氣幹活,更別說因為征戰抽走壯丁的家庭,只能坐吃等死。

“亭長言重了,她也就是腦子比較活,才僥倖做到了這些而已。”李招貴聽不下去了, 他覺得再這麼下去,他臉上的假笑肯定繃不住。

索性,直接說道:“實不相瞞,此次來見亭長,就是為了我這個侄女李心艾。”

“哦?所為何事?”

亭長看他臉色不對,好奇問道。

“我這侄女仗著自己做的這些事情,在白溪村橫行無忌,做的事情越來越過分。”

李招貴說起來,慷慨激昂,一點也不打頓。

“什麼,不應該吧?”

亭長驚疑不定。

可李招貴畢竟是其長輩,應該也不至於瞎說,再說詆譭自家侄女對他有什麼好處。

這麼想著,再加上李招貴秀才的身份,他已經信了五分。

“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我實在是看不過去,才不得不說。”

李招貴看著亭長驚疑不定,義正言辭的接著道:“侄女李心艾自認為對村民們有恩情,小小年紀不把長輩放在眼裡也就罷了,還在這大旱之年公然浪費糧食,不聽人勸,對村民們惡語相向,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什麼!竟然有這樣的事,此話當真?”亭長一張臉瞬間氣的通紅。

李招貴看的一陣得意,他低頭繼續道:“小生不敢欺瞞亭長,您可以隨我一道去瞧,田裡剛長上來的麥苗,昨日被那丫頭割了大半。”

“現如今旱情形式嚴峻,小生實在看不得百姓受苦,大傢伙都吃不飽飯,而她卻如此囂張,我這個做大伯的,不過說了兩句話,竟險些被打,可憐我這個讀書人,實在是手無縛雞之力,只能被其羞辱。”

李招貴說完,揮了揮寬大的衣袖,悲憤欲絕。

亭長聽他這麼說,也不相信他一個秀才敢說謊,而且,這一字一句實在是不像是說謊。

此刻,他已經信了七八分,不禁怒道:“無知農女,當下那麼多災民吃不上飯,她竟敢做出這樣的混事,本官雖然只是小小亭長,一旦查實定要嚴懲不貸。”

這損壞莊稼別說是在災年,即便是尋常的豐收年那也是大罪。

“還請亭長做主。”

李招貴拱手道。

“放心,她李心艾縱然有天大功勞,也是我管轄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