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雙方在字據上按了手印,這個分家才總算告一段落,字據最後由里正存到村裡的祠堂。

天色也不早了,等眾人都散去後母女倆一起簡單收拾了下屋裡,又簡單煮了點苞谷粥充飢,孫氏才緩過勁來。

“二丫頭,今天多虧了里正,平日裡,也沒見他這麼照拂過誰家。”

孫氏有些竊喜的說道。

李心艾躺在硬邦邦的炕上,雙手枕著腦袋,隨口道:“我鬧出這麼大動靜,他不幫忙是不行的。”

“不管怎麼說,里正這麼幫咱,咱得記住這份恩情。”

“是,是,是。”

李心艾看著茅草屋頂,露出一對小虎牙:“有恩自然要報恩,有仇……那也得報仇。”

當然,後面那句話,她沒說出來,省得孫氏擔心。

“咚咚咚。”

屋外響起了敲門聲,怕李家人搞小動作,娘倆一起去開了門。

“呀,老周家的,你這是…”

周家嬸子,李心艾多少有些印象,她是個很心善的人,村裡和孫氏關係最要好,對原主也沒少照拂,所以李心艾對她微微一笑。

“你們呀,膽子真大,不過這樣分出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一籃子青菜和幾個雞蛋都是自家產的,你們拿著。”說著就往孫氏手上推去。

“這都是能換錢的,我們咋能白拿你這麼多東西呀!”孫氏說著就要推過去。

見兩人拉拉扯扯的,李心艾當機立斷接過籃子道:“娘,周嬸子特意這麼晚送來您也別傷了她的心,咱收下叭。”

雖然這麼說,但周嬸子確實是雪中送炭啊,李心艾在心裡默默的記下來這筆恩情。

在孫氏一臉為難的表情下,李心艾向周嬸子道謝,送走了周氏。

這一天經歷了太多,李心艾實在是沒精力,稍稍洗漱一下就躺到炕上去。

睡到半夜,突然被耳邊細碎的悶哼聲給吵醒,李心艾連忙坐起來問道:“娘,你怎麼了?是哪裡不舒服嗎?”

孫氏發覺吵到閨女,忙說道:“娘沒事,老毛病,睡一覺就好了。”

敏感如她,怎會聽不出婦人的聲音帶著微微的顫音,月光打在炕上隱約能看到婦人皺起來的眉頭和若隱若現的汗珠。

順著孫氏的手摸過去,停留在了一側小腹上。

“娘,是這裡疼的厲害嗎?”

李心艾輕輕按了下,又趁機摸了脈,心下便有了判斷。

上一世,為了執行一項醫學任務,她可是特地拿到了醫生執照,在現代算不得什麼,在這古代,就算是華佗也得靠邊站。

“嗯,每個月都要疼一下的,別擔心二丫,不是什麼大事。”孫氏說道,臉色不知是疼痛還什麼原因,微微泛起了一絲紅暈。

李心艾用一套前世學過得手法圍著小腹一圈輕輕按摩著:“娘,我給您揉揉。”

其實這就是痛經,要治療並不難。

治療加調理,慢慢的自然就能好起來了。

至於娘這麼久都沒有看過大夫,可能有一半原因是因為錢,還有一半原因李心艾猜也能猜到。

現代社會都還有很多女孩子因為不好意思而不去醫院,何況是在古代,別說看婦科病,就算是露出腳踝都是罪過。

或許,給娘調理的同時,她也能找到一條賺錢的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