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環環相扣(第1/2頁)
章節報錯
東山尚青,並非什麼人盡皆知的事實。
正如西湖尚黛,南林尚白,北漠尚紺,東山歷代皆尚碧青之色。便是清卿十多年前見到子琴的第一眼,腦海中閃現的詞便也是“青袍玉立”。令狐弟子皆著青衣,只有隨掌門或前輩外出時才著青袍。如此一來,清卿一向習慣了青色衣衫,即使是在天客居,也要把青衣穿在黑袍之內,提醒自己時時刻刻不忘來路。
立榕後人隱居世間,江湖中少有人見。如今東山已化為灰燼野土,見過令狐弟子青衣而立之人,便更無有幾個。玄茗如此高聲提醒,說這“蜉魚”名為“青魚”,難道當真是說給自己聽的?
侍者一端上來,清卿便迫不及待地夾起筷子,把一整塊魚皮揭了下來。翻來覆去地觀察著,卻似乎並無什麼不對勁。隨即又將筷子刺在魚腹中,將那大塊的魚肉一分兩半。可直到整盤魚都被夾成了碎片,清卿仍是沒發現,這魚身中究竟藏著什麼。
“將軍有話要同少俠說。”這位將軍要說的事,會和這條青魚有什麼關係呢?
苦思冥想間,清卿只見自己前面一人,將這條魚的骨架剝離出來,隨即一侍者上前,用個托盤收走了。清卿這才發覺,這種青魚的身上刺與尋常魚類甚是不同。若說草魚、鯽魚的刺碎而多,極易卡住喉嚨,那這青魚之刺可謂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密佈間不失秩序,只需用筷子輕輕一挑便能整塊取出。
比之噎在喉嚨中,這青魚便成了西湖難得的特色,尋常人家更是可望而不可即。
莫非是這魚刺有什麼不對勁?清卿把兩根筷子拿在手中,只作品嚐模樣,卻一點一點在魚骨四周劃拉著。不多時,聽得筷子尖上“咔噠”一響,果真是碰到了什麼不尋常的物事。
定睛一看,竟是一張薄薄的布條纏繞在魚骨旁的細刺之上。
那布條薄而無色,藏身魚肉間,若不留心,甚難發覺。而魚骨上的刺密密麻麻,普通人定不會眯著眼睛,一根一根地看過去。清卿四下一望,見無人注意著自己,便迅速將那魚骨上的布條取了下來,收進袖中。
恰巧這時侍者近前,清卿一抬頭,果真是先前為秋兒傳話那人:“若是少俠已得魚肉,那這刺和骨,在下就先收走了。”
此“魚肉”並非彼“魚肉”,聽著他話中之意,清卿點點頭。
一直到了這侍者也走遠,清卿這才將手伸進袖子,把那布條展開在手。隨即作個飲茶模樣,用另一隻袖子掩面,透過兩指之間,模模糊糊地看著上面的字:
十月十七夜坊西南路左懸紅燈籠家中五人
十月十八碼頭東深色船頭內二人
十月十九深巷西肖府迎一客共二十三人
十月二十深巷西馬府獨身一人
……
後面幾行,清卿一時記不住,又怕自己仰脖子喝茶太久會引得周邊來客懷疑,便不得已放下杯子,重新將布條塞入袖中。清卿聽得自己的心撲通撲通跳個不停——桌上雖擺著山珍海味,可自己如今什麼胃口也無。這上面的字,與自己先前在天客居接活兒時候知道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
只怕衛老將軍已然得了那天客居的名冊。
從八月十五到如今,兩個多月過去,清卿沒想到一份名冊竟耗時這麼久。不過仔細想,衛將軍倒也未必是今天和昨天方才得了訊息。亦或許,是早就抄了名冊在
(本章未完,請翻頁)
手,之後慢慢籌謀安排不遲。
清卿下意識地朝沈玄茗那一側看去,正巧與沈將軍的視線撞了個正著。從玄茗那略微緊張的神色中,清卿便能看出,玄茗清清楚楚地知曉這份名冊的事。而且還在擔心,清卿究竟拿到了魚肉中的布條沒有。
清卿不聲不響地一點頭,隨即低下頭,夾起不知什麼東西含在嘴裡。玄茗心中微笑一下,知道清卿從那青魚中得了訊息,便不再掛心。隨即轉向秋兒,眼中含著笑意:
“這些日子,玄茗不能得空相陪,夫人辛苦了。”
秋兒臉一紅,低下頭:“夫君在外忙碌,為妻只等著這個小人兒早日來到身邊,免得夫君時時掛心才好。”
“這是什麼話。”玄茗微微攬著秋兒肩膀,“縱是這小兒不來,玄茗也日思夜想,只盼著早日回來見夫人一面,日日相伴,永不分離。”
許是因為略飲薄酒的緣故,秋兒忽然聽得玄茗說了許多動情的話,心中又是含羞,又是歡喜。只是自己有著身孕,無法飲酒,便只是看著玄茗那閃著光的雙眼,端起茶杯:
“為妻以茶代酒,敬夫君一杯。”
玄茗也滿眼愛意,正欲舉杯共飲,忽然聽得門外腳步聲急促,不知突然間來了些什麼人。一個跑得快的侍者來到玄茗身旁,低聲耳語了些什麼。只見玄茗眉頭一皺,揮了揮手:“請進來吧。”
眾人疑惑不解間,便聽得門口一聲響亮的通傳:“天客居弟子一行,前來同將軍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