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引江 第七十二章 虎面封王(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他這樣氣勢咄咄一問,清卿一下子啞住,愣愣抬起頭。
若換了旁人,清卿早已高聲爭辯,要與對方拼個你死我活;可在此北漠地界,黃沙漫天,心中一想起星星那“雲沉起霧,人死還沙”幾個字,縱是悵悵然難受不已。因此公輸逸傲然立在身前質問中,清卿只覺得嗓子眼堵著什麼,說不出話來。
沉默一刻,才囁嚅出半句話來:“立榕山弟子盡皆習術訓禮,多不離山,如何能有將別門別派趕盡殺絕的念頭?”
“是麼?”公輸逸扯起嘴角,只覺這說辭好笑得很,“還請令狐少俠不吝賜教,若非令狐一門出手,即墨三王子怎會身死夜屏?”
清卿偏過頭,咬著嘴唇不願答話。
公輸逸只道她是心中有鬼,不敢開口,便上前一步接著道:“令狐女俠若真覺得佔理不虧,不妨便到我逸鴉漠神像之前比上一比。黃沙或許能迷了人的眼睛,但人心卻躲不過神像的注視。究竟是非分明,誰勝誰敗,就讓神像賜教一二。”說罷,直盯盯看著清卿雙眼,看這能否嚇得她退縮求饒。
不料清卿毫不猶豫,點點頭:“好。”
清卿此刻還不清楚,此刻公輸少年口中的神像,便是令狐師徒先後在北漠見過的三頭七目、四臂九身的怖人石像。
北漠地勢偏遠,再加之沙塵黃沙漫步,比不得其他三處地方那般適宜久居。因此百年代代流傳至今日,其即墨一脈依舊流傳不絕,便被世人歸功於用心虔誠、侍奉鬼神的緣故。
只因“天道自然,不禁強求”的緣故,北漠後人對於這石像為何三頭四臂、七目九身從不過問,只知是上天所賜,自有道理罷了。
公輸逸自行昂首走在最前,腳下不停,一言不發。只道清卿一個漠外來客,不知心敬鬼神,方才大著膽子,敢於自己一道在神像面前討個說法。“且待得神明懲奸除惡,讓你等壞事做盡之人血債血償!”自行走著,眼看清卿跟在身後腳步輕快,公輸逸心下暗想。
唯獨小訴訴不知何時發生,被清卿抱在懷裡,興奮地指著北漠各處好看風景。
眼看著前方隱隱現出人跡,似是人數眾多,列隊齊整非常。清卿不由慢下腳步,卻見公輸逸挺胸負手,自顧自地走了進去。突然間天地四方一聲大喝:
“參見公輸王!”
公輸逸並不理睬眾人,好似見慣了這副景象一般,獨自向著帳內走近。清卿環顧一眼,只見方才閒聊的眯眼的打盹的仰天長笑的,剎那間安靜非常。隨即叮呤咣啷地站起,不顧滿地摔了什麼掉了什麼,盡皆抬手彎腰,向著公輸逸齊齊行一禮。
方才那參拜之聲,更是洪亮非常。
清卿抱著訴訴,跟在公輸逸身後進到賬中。這大帳從外看去,與其他沙漠中的沙篷帳子也無太大分別。只是進到其中,方才發覺,其中富麗堂皇,絕非尋常篷帳可比。
金器銀飾,茶杯酒盞,清卿縱是在南林都沒見過這般奢華模樣。
其中幾個婢女正埋頭收拾灑掃,見公輸逸掀簾一進門,都停了手中動作,面露嬌羞之色,口中低聲道著萬福。訴訴像是來慣了此處,拉著幾個婢女的手,自行到帳外玩耍去了。幾個年紀與清卿不相上下的婢女臨出帳子前,還不忘回頭,向著公輸王留笑一眼。
還沒站定,便聽得帳外一陣嘈雜,一粗沉的嗓音在外大叫道:“公輸王!老哥兒小哥兒幾個,可是太久沒見了!”
順著來人聲響,一陣接連不絕的大笑聲傳來,幾人接連便進了屋子。三個渾身腱子肉的壯漢子與其他北漠大漢一樣,也是坦露上身,腰上挎著一柄彎刀,長笑酒氣不絕。
仔細看,大多北漠漢子身上都是黑墨花紋,唯獨這三人身上紋線描著亮閃閃的金邊。
為首那人肚子上畫一隻大老虎,兇目齜牙,甚是逼真。一見公輸逸,上來直接摟住他肩膀,哈哈大聲笑著道:
“你小子,一朝被掌門封了王,還以為你把我們哥兒幾個忘得一乾二淨了!”見公輸逸輕輕笑起來,這漢子在他胸膛重重一拳:“說吧!是哪裡來的好酒小妞兒看上了,還知道叫你老哥兒來分一杯羹?”
公輸王不答話,自然而然朝清卿的方向望過來。
清卿聽這些人方才言語算不得文雅,加之什麼“好酒小妞兒”之類的話,不由得手掌已然按在了木簫上。那漢子向清卿瞟一眼,“哎”地喝一聲,搖搖頭:
“你老哥兒我,還以為是什麼了不得的絕色!你個北漠長大的娃娃,啥時候也喜歡上了外面乾巴巴的瘦猴兒?”說到此處,眯起眼睛,“要是你個公輸王也缺了來路,找我們弟兄三個,包著找著咱老弟滿意的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