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漢室忠臣衛仲道(第3/3頁)
章節報錯
衛仲道的眼睛裡,還是充滿了憧憬,甚至是渴望。
“到時衛某就可功成身退、馬放南山,帶著琰兒過幾天舒心的日子了。”
看著他“真誠”的眼神,忠於漢室的諸葛亮,心中又是狠狠一顫。
“衛將軍此話當真?”
衛仲道單手指天,神情更加肅然了幾分。
“黃天在上,衛某若有半句欺心之言,必遭天打雷劈。”
從現代科學來講,發誓跟打雷沒有半毛錢關係,說出這些他根本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見諸葛亮再度沉吟,衛仲道趕緊又將話頭拽了回來。
“話又說回來,衛某雖有大志,卻苦無大才襄助,這才在兗州屢屢受挫。”
“先生當世奇才,胸懷韜略,更兼忠於漢室,衛某萬分敬佩。”
“這才冒著巨大的風險將先生從城中救出,還請先生不棄,助衛某完成這小小的心願。”
諸葛亮掏出插在腰後的羽扇,微微的扇了兩下,卻沒有說話。
見事情有門,衛仲道接著說道。
“先生企盼英主,衛某不才,起兵不到三年,大漢十三州已經有三個半被衛某討平。”
“今春兗州顆粒無收,百姓爭相向幷州、冀州逃難,若非民心所向,百姓豈能如此?”
“先生再恕衛某說句實話,大漢如今剩下的幾路諸侯中,能救天下的也只有衛某了。”
諸葛亮抬起頭,看著衛仲道的眼睛。
“依衛將軍所說,孫仲謀、劉玄德等皆碌碌之輩,整個大漢只有你一個真英雄了?”
衛仲道一改方才的恭謹,豪氣十足的道。
“孫權坐鎮江東六郡八十一州,雖兵精糧足,卻與中原隔著長江天塹。”
“自打孫策起,江東儼然成了獨立的王國,讓他們爭天下尚可,救社稷就想多了。”
“劉備起兵十幾年,卻只有徐州六郡,等他迎回天子,還不如等曹操老死。”
“至於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皆不足道。”
“放眼天下,有能力更願冒險跟曹操一爭長短的,也就只有衛某了。”
“只要衛某討平兗州,再將青州、涼州、司隸和豫州通通攻破,大漢勢必中興有望。”
說著,他的眼神也漸漸睥睨了起來。
“先生以為衛某方才所言,可還有幾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