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四年後與觀外的木屋(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然,想要以符道觀天下,掌握了符道觀天下的手段,也要去觀天下才行,數月後,草屋前的那張岸幾不再只出現於草屋前,許會是觀裡那座青山之前,又許會在桃山之上。
再過了數月,葉啟行於西陵神國之間,第二年,他落足南晉、大河,第三年,他去了月輪與荒原,第四年,他去了唐國,因為某些原因,他沒有入城,也沒有上山,只是遠遠看了一眼那座城與書院。
在第四年末,他從唐國迴歸,而在世間各處,早已有了灰衣小道於世間行書的傳聞。
……
領略了人世間的風采,葉啟自然知曉了何為天下命,但因為感受到了,他想通了幾年前在南海孤島上某夜的疑惑,隨之,便也有了疑問,昊天為什麼要試探自己?
走在通往觀裡的石階上,他思索著這個問題,事實上在歸途時他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可能因為自己,也有可能是因為系統,所以,他早已能破境知命,但依舊還壓抑著破境的衝動。
或許,可以去那座書院看看。
今次不是他第一次入觀,不必再在每一步石階上回憶過往,很快便走完在山上環繞的石階,來到了知守觀門前。
當他轉身,要入觀時,忽然察覺到觀外有些異樣,停下腳步,看向觀外東側與青山之間的崖坪,崖坪上有一座木屋,木屋在很多年前就已經存在,是供平時觀裡雜役弟子給青山裡死人們送飯時的休憩之地。
此時木屋殘門開著,露著裡面殘缺的木床,與平時並無區別。
葉啟緩緩走在木屋前,搖動了幾下殘門,可能是因為他用力太過,殘門散架,落成了一地的木柴,他又走在崖坪上,細細感知,山風急跌,青山枯意猶在,並無異常。
他皺眉,又走回觀門前,再去感知,先前的異樣就再也感知不到。
須知,修行者與天地元氣相合,而天地元氣又來源於天地萬物,感知早無出錯之說,有感,一定有異。
猛然間,他想到了可能存在的某件事情,他神情驟變,解下背後的木劍,掐訣而出,木劍下演化風雷二氣,自天穹而始,刺向了那座木屋。
風雷之息如千鈞之沉,霎時將木屋與崖坪淹沒。
葉啟境界如故,還在洞玄巔峰,但因為看盡天書,又以符道手段幾近觀盡天下意,這一式道法早已遠超洞玄的力量,許是破境知命的大修行者在這一式道術下都要避退,那座木屋與崖坪,怕是直接就會被狂躁的風雷之息碾成粉末。
然而當風雷之息淡去,崖坪還自青草灌木叢叢,木屋依舊,殘門變成的一堆木柴還正在隨山風而擺動著。
葉啟喚來木劍,看著木屋思考一瞬後,雙手握劍,天地生出神輝,同一時間,他體內的神輝也全然湧在了劍上。
木劍變得刺眼,彷彿它的材質不再是觀裡那棵被雷霆洗禮的桃樹,而是擷取的烈陽殘片。
他高舉木劍,如柴夫劈柴一般,砍向了那座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