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玉京城之中,乾帝楊盤親征雲蒙,太師洪玄機隨君兩側,京城朝中的事務被楊盤交由了兩個兒子同一些大臣處理。

這次的監考,就是由玉親王楊乾加上和親王,還有內閣大臣李神光做主。

他們全都來到貢院了。

本來,文考之前,還有一場武考,會決出武狀元,但洪易本就已經是西域封疆之主,自然不必再參與這等層次的角力。

今日,貢院開門。

足足九千舉子,各色各樣的人都有,年老的甚至有八九十歲,甚至還有一個七八歲的孩子。

“那位老舉人,怕就是前朝的那位謝文淵了,他雖然只參加了一次科舉,才是舉人稱號,學問道理卻是一代大家,後來沒有再參加科舉不過是不願意入仕罷了,憑這老宗師的學問道理,神魂早已經堅定無比,只怕可以隨時一躍而上渡過五六重雷劫了。”

洪易遠遠的看見那位老宗師,被許多門人弟子攙扶著,到了貢院門口,更是被侍衛親自攙扶著進去,足可見朝廷對這位老宗師的看重。

老實說,謝文淵能來參加科舉,連玉親王、和親王、甚至滿朝大臣都沒有想到。

監考的李神光更是心中有些複雜了起來。

如今的天下文人,若說學問道理,有哪一個能勝得過這位桃李滿天下的文壇宗師。

當他親自來了之後,狀元若不是這位老宗師,怕是天下文人都要指著鼻子罵他了。

甚至連李神光自己都苦笑搖頭,他也實在不認為九千舉子之中,能有誰做文章勝得過這位老宗師。

在進入貢院的隊伍之中。

一個八歲小童極為矚目。

他精緻的和一個小瓷娃娃一樣,但是卻在眼神之中透露出十足的老成,充滿著智慧。

這就是本次科舉裡,另一個被人引為佳談的人物了。

一次科考中,上有九十高齡的老人,下有八歲小童,足可列為後世佳話了。

那老人就是謝文淵,一代文壇宗師。

這小童的身份也不簡單,是為大乾王朝知名的一位神童,千年世家方家的小孩,名叫方圓。

他不是任何鬼仙都轉世,就是神童,一個八歲的神童。

方圓內心思索:“這九千舉子之中,怕的確也就那老宗師謝文淵能和我一較高低了,但,我若用出錦繡文章的華彩,便可完全遮蓋住他那中正平和的精神。”

“這次的狀元,便非我莫屬了。”

八歲的方圓自信一笑,輕輕捻動小指上的一枚戒指,小步跨出,走進考房。

這小戒指是方圓打掃祖屋的時候,在破碓裡發現的,是聖皇“極”的神器。

他,不僅是一個文章上面的神童,還是一個十足的修道天才,天生的大氣運者。

看著人人有序地進入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