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敵後工作者,杜建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與他們相比,顧衝只能算是仁慈!
況且顧衝深知胡人懼威不感德的本性,從來沒有把大隋軍中的胡人供起來的打算。
五胡時期,羯族差點被鮮卑人復仇滅族,這個部族殘餘的羯幾千人在侯景帶領下跑到南方梁朝統治區,被好心的南方梁朝政府接納,提供他們美食收為僱傭軍。
結果就是這支不到萬人的胡族在侯景帶領下,對江南漢人實施血腥的種族滅絕政策。
使原本人口眾多千里沃土的江南變成赤地千里,白骨遍地,野獸出沒的不毛之地。
僅屠建康城就將全城四萬戶約二十萬人殺絕。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侯景之亂!
包括李唐的安祿山之亂,將盛唐埋葬。
都充分說明了胡人骨子裡的野性!
對於這些迫於淫威投靠自己的胡人,顧衝從來沒有用恩德感化他們的打算,而是要用一切方法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不給他們東山再起的機會!
如此半月,五萬胡人死傷慘重,幾乎快要譁變,最後被顧衝血腥無情的鎮壓。
隨後,顧衝這才命令大軍總攻,而自己更是親自出手,破開了城門。
隨著大隋軍隊衝入城中,杜伏威兵敗如山倒,高層人員趁著夜色逃離金陵,獨留守城的二十幾萬軍隊,幾乎被大隋軍隊屠戮一空。
其中超過一半都是被瘋狗一般的玩家屠殺。
大隋的玩家軍團賺得盆滿缽盈的同時,惡名也因此響徹天下,無人不膽寒。
其他勢力的玩家見大隋戰事連連,大有好處可撈,也紛紛加入。
大敗杜伏威之後,本該乘勝追擊,顧衝卻拒絕了。
理由是讓疲憊的大軍休整一下,實際卻是為了趁此良機,吸納更多的玩家加入。
杜伏威則在顧衝特意放水之下,回到南方,整頓殘部,從西南借路,直奔潼關。
一路上還抓了不少胡人壯丁。
自古潼關天下險!
潼關位於渭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
《水經注》有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為關中的東大門,居晉、陝、豫三省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為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潼關是杜伏威手中最後的一張天險王牌,若是讓隋軍拿下潼關,那杜伏威便被徹底關在秦川之地,再也進入不了中原與巴蜀,只能向西域或者草原發展。
這對於杜伏威來說,或者對他的部下來說,這才是真正的生死危機之刻。
之前還有謀臣向杜伏威建議在江南地區和大隋打拉鋸戰和消耗戰,就算擊敗不了隋軍,也能大大重創大隋的軍隊。
只不過這樣一來,江南這個繁榮之地也會被打爛掉,杜建國同志為了大隋的經濟著想,當然不同意這麼做。
他憑藉最高統帥的權威,硬生生駁回了這個意見,說是要配合突厥,在潼關與大隋決一死戰。
聽到有突厥相助,其他人也不在多說什麼,只能把希望寄託於突厥這個最後的金大腿。
要是讓這群人知道,杜建國同志根本就沒有聯絡突厥,這只是將他們這群野心家和起義軍哄騙去潼關統統坑殺掉,要為大隋清理頑疾的託詞,不知道作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