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3/6頁)
章節報錯
蘇連貴不迭的點頭。
裴氏喜極而泣,“好,好,太好了!你現在每個月明面上說的是五兩銀子,原本要交上去八成四兩,現在少三成,咱們就能多攢下一兩半,一兩半啊!對了,槿姐兒一個人住她姥姥家,雖然是親戚,但總歸不姓蘇,你回頭給槿姐兒送點銀錢過去,免得她想買個什麼東西還要開口問沈家人要銀錢,即使沈家人不介意,傳出去總歸對槿姐兒的名聲不好。”
蘇連貴哈哈直笑,再次湊到裴氏耳邊,說了幾句,這次,裴氏愣了好久都沒反應過來,“這、這、……你說的都是真的?”
蘇連貴點頭,“槿姐兒壓根沒把芳華園放在心上,聽方管事的意思,那些紅利雖沒在槿姐兒名下,受利的卻還是二房。”
裴氏蹙了蹙眉,“沒聽二嫂提起過啊,而且,看二房如今的吃穿,好像……”
裴氏這麼一說,蘇連貴也察覺出不對勁兒了,仔細想了片刻,眼睛微微一亮,小聲跟裴氏說了,裴氏這才點了頭,“這樣也好,業哥兒跟盛哥兒出息了,二房也出息了,槿姐兒她們姐妹也跟著沾光……”
蘇連貴笑著點頭。
裴氏卻緊接著嘆了一口氣,“就是棠姐兒,我每次想起來就膈應。”
蘇連貴無奈,摟了摟她的肩膀,“左右槿姐兒現在住在她姥姥家,兩人見不著面,兩廂也相安無事,再一個,槿姐兒最近正打算在鎮上開小飯館,聽她的意思,像是要從沈家搬出來,一個人住到鎮上去,真這樣的話,到時候讓梔姐兒和桐姐兒多去鎮上走走,給槿姐兒做個伴兒幫個忙什麼的,嘉哥兒那邊回頭我也叮囑一聲,讓他有空就去照應照應槿姐兒。”
裴氏張了張嘴想說什麼,話到嘴巴又嘆了一聲,“算了,二嫂眼下聽不進勸,我還是等她情緒穩定了再去勸吧。”
蘇連貴笑著點了點頭,與裴氏又交待了兩句,出去隔壁屋叫了女兒來陪裴氏,才快步離開家,奔去村口坐了過路的牛車趕往芳華園。
……
另一邊,蘇連華回到籬笆院,沈氏一臉希冀的望著他,蘇連華對她笑了笑,卻是滿目苦澀。
沈氏失望的垂下頭,“槿姐兒還是不願意回來嗎?”
“給槿姐兒一點兒時間,這事剛過去沒多久……”蘇連華走過去勸慰沈氏,話沒說完就被沈氏搖頭打斷,她抬著頭看著蘇連華,雙眼有些紅,“華哥,槿姐兒……是真的怪我們了。”
“槿姐兒跟你一向親近,不會真怪我們的,她只是需要一些時間……”蘇連華的喉嚨有些發乾,腦海裡回想起在聚仙閣時,槿姐兒對他的疏離和對他們夫妻的不信任,一時哽的說不下去。
沈氏難過的溼了眼眶,抓著蘇連華的衣袖,“華哥,你說,我現在去求槿姐兒,我去求她我錯了,我跟她說都是我的錯,她能原諒我們嗎?”
“梅娘,這不是原諒不原諒的事……”蘇連華閉了閉眼,“你若現在去找槿姐兒,她肯定會像在苗家寨那樣說,她沒有生我們的氣,她理解我們做父母的想法,她只是……她只是不想姑息棠姐兒,這件事本就是我們做錯了,不然,她不會自己跑去把親事退了卻連一聲都沒告訴我們……”
想到這,蘇連華有些難堪的別開了頭。
沈氏的臉一白,揪著蘇連華衣袖的手慢慢鬆開,神色頹然,“退了也好,現在的李成弼已經不是小時候的李成弼了,槿姐兒嫁給他不會有什麼幸福可言。”
蘇連華認同的點頭,“周寡婦一直看槿姐兒不順眼,即使槿姐兒這次不退親,我也是想等家裡事情都安頓了,找個時機跟李家把親事退了的,槿姐兒……”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沈氏突然想起一件事,“婚書你拿回來了嗎?”
聽到沈氏的問話,蘇連華臉色一變,與沈氏對視一眼,搖了搖頭,“我沒提。”
他當時只顧傷心槿姐兒的態度,把這麼重要的事給忘了。
“找個機會去要回來吧。”
蘇連華點頭,扶起沈氏,“你身子還沒好徹底,別在外面吹風了,回屋吧。”
沈氏點點頭,兩人一道慢慢走回了屋。
蘇海棠蹲在籬笆院外的樹蔭下,聽著二人的腳步走遠,手中的木棍一棍一棍戳著地上一個螞蟻窩,螞蟻四處逃竄,她卻一個都不放過,拿著木棍戳戳戳,直戳的螞蟻窩周邊全是螞蟻的屍體,才憤憤的丟開木棍,抬腳朝村子裡跑去。
翌日下午,周寡婦跟村裡媳婦婆子擺理說蘇木槿看不上他們家要攀龍附鳳,他們家李弘載被逼無奈只好忍痛退親,又恰好被周舉人看上時來運轉時,被蘇老爺子與村裡幾個上了年紀的長輩當場抓住。
蘇老爺子氣的立刻著急了全村人,將從蘇連貴那聽來的事情的來龍去脈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暗暗嘲諷了李成弼手段卑劣明明自己想退親卻借婦人之口毀他蘇家名聲,要周寡婦立刻正名,否則,他蘇家定會去縣衙求縣太爺給個公道,讓縣太爺擼了李成弼的秀才之名。
周寡婦嚇的面如土色,忙反口說她只是圖個口快,事實是周家看上了他們家李弘載逼著她兒子跟蘇家三丫頭退親,他們家也是被逼無奈,巴拉巴拉……
蘇老爺子這才放過她一馬,冷厲叮囑她以後說話再敢滿口胡說八道就滾出十八里寨。
周寡婦嘴裡咕噥了兩句,誰也沒聽清楚說的是什麼。
蘇老爺子帶著一群人拂袖而去,周寡婦往地上啐了一口,回頭還想說什麼,一扭頭,一村的男女老少都撇著嘴看著她,滿臉鄙夷。
“佔了人家二房多少年的便宜,咋還有臉說三丫頭的壞話?還要不要臉了!”
“我看就該讓老二兩口子出來跟他們家算一算這些年他們吃喝了老二家多少銀錢,反正如今人家攀上了周家,聽說周家老有錢了,李家該把那些吃進去的錢給吐出來了……”
“嘿,就周寡婦這樣兒的,你讓她把吃進去的吐出來?她會吐嗎?”
“可不是,鄉里鄉親多少年了,你見過周寡婦往外拿東西的?”
“你可別說,周寡婦還真是隻往家裡撈東西,還沒見她給誰家過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