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9、九月,九間殿(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事叫和珅也頗為作難。
此事一出,儘管尚在英廉的喪期,可他也不得不放下為英廉治喪之事,緊急會商此事。
此時的盛京將軍,為永瑋,乃是黃帶子宗室。永瑋剛剛走馬上任不久,又正逢皇帝要東巡盛京,卻出了這麼大的事兒,自是惶惶不安。
——因為此次盛京老皇宮增建,皇上給的諭旨說,就是為了添建文溯閣,以為恭存《四庫全書》之用。
盛京老皇宮修了這麼大工程,結果卻反倒是在這事兒上出了岔子,到時候皇上駕臨,他可扛不起這個責任去。
永瑋的惶惶不可終日,除了此事重大之外,也跟永瑋自己的身份有關係。
——他是康熙朝廢太子胤礽的孫子。
雍正、乾隆兩位天子,能夠不計前嫌,給永瑋父子兩個爵位、差事,已是難得。故此永瑋不敢不小心翼翼,唯恐自己差事辦得不好。
當盛京內務府將文溯閣匾額體量超大的事情報請給永瑋之後,永瑋親自到文溯閣施工現場檢視,也是一籌莫展,永瑋只好行文給京師內務府的造辦處,重新將盛京這邊文溯閣的圖形和尺寸,商量看是否可以請京師內務府造辦處重新再做一塊合適的匾額去。
與行文同時,永瑋還私下請人,將此事拜託給了和珅,請和珅從中周全。
和珅接到此事,也甚感為難。都這個時候了,就算叫京師造辦處重做匾額,便是永瑋願意自己承擔那銀錢,可是也已經來不及了。
永瑋終究是宗室,和珅原本也想結交宗室——便不是為了自己,也要為了自己的兒子豐紳殷德。
和珅暫時放下英廉喪事,苦思幾晚,最終還是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見皇帝。
“皇上這次東巡盛京,除拜謁祖陵之外,最要緊的就是將剛抄成的第四部《四庫全書》恭存於盛京老皇宮,以此作為給歷代先帝們的敬獻……奴才知道,皇上此次添建老皇宮,就是為了這個。”
七十三歲的皇帝,雖還能親自上馬行圍打獵,可終究年紀不饒人,眼睛、耳朵都有些慢了。聽和珅說完了一會子,皇帝才彷彿尋思過味兒來,點了點頭,“你這麼說,也不為過。”
和珅心下倒是暗暗驚訝,心道:“皇上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說此次盛京老皇宮的添建,不是為了《四庫全書》?那皇上又是為了什麼呢?”
和珅在心下畫魂兒,嘴上卻終究不敢直接問。
“《四庫全書》已經抄成四部,分別恭放在宮裡、圓明園、避暑山莊。這回放到盛京老皇宮裡的,便是第四部……按說,同樣的一部《四庫全書》,體量大小是固定的,故此各處的藏書閣,本也應大小差不多才是……”
和珅小心翼翼,繞著彎兒地說,以此來試探皇帝。
皇帝雖然慢了點兒,卻還是笑了,“和珅啊,你這是跟朕兜什麼圈子哪?有事直說!”
和珅卻伏地叩頭,“奴才死罪……奴才不敢說。”
皇帝輕啐一聲,“恕你無罪就是。還不給朕明白回話?!”
和珅這才吞吞吐吐將文溯閣的事兒給說了。
便是如和珅這般,自以為天子近臣,最是瞭解皇上心性的,這一刻還是以為皇上是必定要大發雷霆的。
因為皇上是一個孝心極重之人,這帶回來尊奉在盛京老皇宮的物件兒,豈能有半點含糊的去?
可是說也奇怪,皇帝聽罷,不但未曾如和珅想象的大發雷霆,反倒是盤腿坐在炕上,高高揚起頭來,長眸輕闔——就像是老人家時常說著說著話就走神了一樣,連和珅都無法猜測這位老主子這一刻是睡著了,還是醒著。
如是醒著,皇上又在想什麼呢~~
只是皇上越是如此,和珅心下越是沒底。他只能低低垂首,緊張地等著皇上的發落——若依皇上從前的性子,發火是難免的。
經過了沉默而漫長的等待,和珅等來的卻不是他以為的怒火和懲處,反倒是皇上莫測高深的一笑。
“和珅啊,你說的沒錯,朕今年命盛京老皇宮添建,為的就是要將《四庫全書》存放在老皇宮內。故此文溯閣出了紕漏,你們一班辦事的大臣,都應該治罪!“
和珅嚇得趕緊叩頭。
皇帝緊接著卻又慈祥一笑,“罷了,罷了!朕回盛京祭祖,連所經過之地的地丁錢糧,都準蠲免十分之五……又如何至於要在這個時候給你們一班人治罪?朕施恩,免了你們的罪去!”
“只需將那匾額,按著圓明園內文源閣匾額的掛法,不必掛在頂層簷下,改為掛在下簷即可~~”
皇帝如此的和顏悅色,著實叫和珅都深感僥倖。
謝恩離去,和珅還舉袖擦了擦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