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1、不喜歡那個女孩兒(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十卷、番外《重拾》——是重九之續,也是拾起正文未能顧及的零珠碎玉。】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翊坤宮。
所有人都在忙碌著,一片喜氣洋洋。
都因為“翊坤宮格格”——也就是九公主的大格格德雅,就在七月十八日,已經被皇帝指婚了!
皇帝為這位心愛的小外孫女兒所指的女婿兒,是科爾沁卓哩克圖親王恭格喇布坦之子琳沁多爾濟。皇帝還特地下旨:“琳沁多爾濟,不必俟其及歲,即賞給伊應得一等臺吉職銜,仍賞戴花翎。”
德雅的婆家除了是親王,更是赫赫有名——第一代卓王就是烏克善,乃是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和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的長兄。德雅的小女婿兒琳沁多爾濟,就是這位科爾沁左中旗的親王,也是孝莊文皇后的孃家晚輩。
皇帝元妻嫡後所出的和敬公主也是嫁給他們家,是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後代的那一支。
烏克善是大清王朝在崇德元年首封的親王,也是科左中旗的第一個親王,比滿珠習禮受封達爾罕親王還要早二十三年。
故此若從此論,小格格婆家這一支,甚至要高於和敬公主婆家去的。
皇帝為外孫女兒找了這樣一門親家,可見對這小外孫兒的疼愛之情;更從中可以窺見,皇帝對令懿皇貴妃和女兒九公主的思念與愛重——他從未忘記過對妻、女的承諾,將孩子們都看顧得很好,好到不能再好。
七公主生於七月十五,九公主生於七月十四,皇帝就特地趕在七月十八日為小格格指婚,這心意便已是再明白不過。兩個女兒雖都已不在人間,可是在他的心裡,從未有一日忘記過這兩個心愛的女兒啊。
皇帝的旨意一下,各宮主位,連同宗室王公福晉,以及在京的蒙古各家王府,都紛紛請求進宮賀喜。
九公主在乾隆四十五年薨逝之後,大格格德雅於乾隆四十六年二月,被皇帝給接進宮裡來養育。
一個外孫女兒,沒有跟其他皇孫女一樣放在端則門,而是接進了內廷來;更是直接跟十公主一起住翊坤宮。
在惇妃於四年前在翊坤宮裡曾經打死過官女子而降位之後,皇帝索性也叫惇妃挪出了翊坤宮去——皇帝信不著惇妃這樣的品性,倒擔心她教壞了孩子去。
容妃挪進來照看十公主,德雅這般住進翊坤宮來,便也自然是在容妃的照拂之下。
——這便一如當年九公主與容妃的母女情分,在九公主薨逝之後,也得以重續了一般。
故此容妃對德雅的情分自是深厚。雖說容妃此時名分上擔著撫養是公主的身份,可是從內心底來說,容妃對德雅的情分不但不輸給十公主,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德雅格格得了這樣的喜信兒去,容妃自是高興得了不得。急忙進小佛堂上香,將這訊息告訴給令懿皇貴妃和九公主去,叫她們母女安心——雖說她們都不在了,可是有皇上這樣細心地看顧著,德雅格格不但不會受委屈,更是起居用度都超過皇孫女們去,跟十公主每日裡沒什麼兩樣兒了。
婉嬪走進來,兩人見禮罷,婉嬪也是有些酸了鼻尖兒去。
每到七月,總歸是會想起七月出生的七公主去。
婉嬪輕嘆了口氣,“說來也巧,這位小女婿兒琳沁多爾濟有個兄長,也叫拉旺呢。”
容妃忙扶住婉嬪,小心地勸,“陳姐姐這是又想念七公主了……”
婉嬪輕輕嘆口氣,“又哪裡是我一個人在想念呢?你瞧啊,皇上特地趕在七月裡,給咱們德雅格格指婚,又何嘗不是想起了蓮生去啊……”
德雅雖然是九公主的女兒,可是從情分上來說,何嘗不也如同七公主的孩子一樣兒?
況且那孩子相貌承繼了九公主的眉眼,這便怎麼看上去都還有令懿皇貴妃和七公主的影子去啊。
德雅既已被指婚,為婚事籌備之事便正式擺上日程。
況且到了此時,德雅和十公主都滿了年歲,是時候該進學了。
——公主、格格們終是女孩兒家,不必如大清的皇子皇孫們那樣嚴格教養,故此女孩兒們的進學年歲比男孩兒要晚些。男孩兒是虛齡六歲就要進學,女孩兒們只需虛齡八歲就夠了。
且女孩兒們不便離開內廷,這便不宜至上書房唸書,都只在內廷上學罷了。
可即便如此,公主、格格們進學的規制還是有的,並不會降低——故此公主和格格們,一樣要選勳貴世家的女兒,進宮來侍讀。
此時皇帝身在避暑山莊,這為老閨女和小外孫女兒選侍讀的事兒,便交給了十五阿哥去親自盯著。
十五阿哥本也隨駕赴熱河,就是為了外甥女德雅被指婚之事,親自特地從熱河馳歸京師,前來給外甥女兒慶賀。
雖說德雅只是十五阿哥的外甥女兒,可卻是十五阿哥兩位姐姐留下的唯一的孩子,故此對於十五阿哥來說,德雅甚至比親生女兒還要用心。
十五阿哥這般回京,正好禮部將選好的侍讀女孩兒人選,稟明給了十五阿哥。
十五阿哥一看那選中的人——恭阿拉之女,鈕祜祿氏——便是一皺眉。
十五阿哥的神情和心思,便是旁人看不明白,又如何能瞞得過毛團兒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