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

鑾儀衛陳鹵簿於太和殿前,步輦於太和門外。五輅、及馴象、仗馬、黃蓋、雲盤,均於午門外。

樂部設中和韶樂於太和殿前簷下。丹陛大樂於太和門內。導迎樂、及龍亭、香亭、均於午門外。

鑾儀衛於太和殿檻內正中,設皇太子拜褥。內閣、禮部、鴻臚寺官,於太和殿東楹設詔案,西楹設表案。又設黃案于丹陛正中。

內閣學士奉《傳位詔書》於東楹案上。

禮部官陳傳位賀表於西楹案上。

內務府官於御座左右旁設幾二。

大學士、內閣學士,詣乾清門請“皇帝之寶”。內閣學士恭捧,大學士從,恭設左旁几上。

大學士二人,分左右立殿簷下。內外王公以下文武百官,朝服鹹集。朝鮮、安南、暹羅、廓爾喀等國使臣,集於班末。

這一天,整個朝堂,整個大清,整個天下,都在靜候中國大一統六百年來,才又有的一次內禪大典。

等待著,這一日從乾隆朝,傳承為嘉慶朝的歷史時刻。

終於,欽天監官於乾清門外報時。吉時已到。

吉時之前,禮部堂官已經先到毓慶宮,啟請皇太子朝服祇俟。

屆時。

後護:內大臣二員,率侍衛二十員,於乾清門外;禮部堂官二員於門階下。前引大臣十員,於太和殿後階下。鹹左右序立。

禮部堂官奏請皇上禮服乘輿出宮。皇太子隨行。

禮部堂官前引,後護內大臣從,至中和殿後降輿。皇上御中和殿升座。

皇上御太和殿升座,皇太子在殿內西向立。

樂止。鑾儀衛官進至中階右,贊鳴鞭,階下鳴鞭三。鳴贊官贊排班。丹陛大樂作,奏慶平之章。

禮部堂官恭導皇太子詣正中拜位後立。

鴻臚寺官排班,引王公在丹陛上;文武百官暨外國使臣。在丹墀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