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卷75、大婚(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一早皇帝便下旨,親賜喜塔臘氏為皇十五子嫡福晉。
小十五穿蟒服,赴皇帝、皇太后和皇貴妃婉兮的儲秀宮前行禮。
婉兮含笑親自執手扶起小十五來,輕聲囑咐,“從此你便是大人了,成家立業,頂天立地之外,你也記著,得對媳婦兒好。”
小十五含笑點頭,“兒子謹遵,額涅放心。”
婉兮又道,“臨出宮迎娶之前,先去你慶額娘宮裡去行禮。”
皇子貴重,大婚禮只給皇帝、皇太后、中宮三宮行禮;此外若為妃嬪所出,也到生母跟前行禮。語琴是養母,原本皇子不必行禮,可是婉兮還是自作了這個主張去。
小十五自是明白,趕忙道,“兒子也正有此意,兒子這便去了!”
之後,小十五隨贊禮大臣出宮,赴和爾經額家,行迎娶禮。
此時禮部早在和爾經額府中,設內外宴五十席、餑餑桌五十張,酒五十瓶、羊三十六。
且由昇平署學藝處備伶樂,在院子裡唱起大戲來。
自宮門至到和爾經額家,步軍統領所飭部灑掃清道。鑾儀衛備儀仗,紅緞帳輿。內務府總管一人,官屬二十人,蟒袍補服;護軍四十人,跟隨小十五,赴和爾經額家奉迎。
在正式迎親之前,內務府已經預派隨從女宮八人,提前到和爾經額家閣前伺候。另有贊事命婦事先到小十五大婚之處等候。
吉時到,內鑾儀校奉輿陳於中堂,點額禮服出閣。先拜別母家,由女官伺候著,升座彩輿;由女官放下轎簾,彩輿離開和爾經額家,回宮而去。
出大門,鐙八十炬十前導,前列儀仗。總管大臣率屬及護軍前後導護行。
至紫禁城門外,眾下馬步入,儀仗止於宮外。女官隨彩輿入至皇子殿前,降輿。女官恭導點額下轎,引導走入乾東二所大婚洞房所在。
小十五從進學之年,便住在毓慶宮。此時小十七也已經入學了,這便也搬進了毓慶宮住著。小十五既成婚,倒不方便與幼弟同住。皇帝便將東二所賜給小十五為大婚之所。
這乾東二所,其實早在乾隆三十年前後,早已經各自都安排了用途:
乾東頭所是如意館,為宮廷畫畫所用;二所是壽藥房,存御用藥物;三所是敬事房,為宮殿監辦事之所;四所是四執庫,管理皇帝衣冠鞋履;五所是古董房,存放皇帝喜愛、時常把玩的古董。
卻也為了小十五的大婚,皇帝將這已經固定用處十年之久的房子重新安排。將其餘幾所裡的裝修挑好都,全都拆挪到頭所和二所去,並且將頭所和二所修繕見新,供皇十五子成婚後居住。
這與從前皇子成婚的情形都不同。
從前無論是永琪成婚在兆祥所,還是永瑆等成婚在擷芳殿,那兩個地方原本就是供皇子所居,規制等級上並無改變;可是乾東五所從乾隆三十年起,已經早已不是給皇子們使用,而是專為皇帝自己所需來使用了。
可是皇帝為了小十五成婚,還特地將這五處宮苑全都挪移、修繕了一遍去。
更何況,小十五隻是在此處成婚來使用,前後居住不過一年……皇帝卻也為此特為修繕見新了去。
小十五與喜塔臘氏在東二所大婚洞房,行合巹之禮。
小十五面西向,喜塔臘氏面東向,行兩拜禮。
女官酌酒,進給二位新人,新婚夫婦皆飲。酒饌三行,仍行兩拜禮。
與此同時,前朝後宮皆張幕、結綵、設宴,皇子婚宴正熱烈舉行。
——按著滿人的婚俗,新郎和新娘在婚禮當天是不見公婆的,故此兩位新人可以專心行合巹之禮,不必出臨婚宴,更不必再擔著那些勞什子的禮數去。
至於婚宴的一應繁文縟節,就交給他們的皇阿瑪和額涅去了。
皇子婚禮亦是兩次筵宴。
初定禮之時,喜塔臘氏親族職官,及不入直之公侯伯內大臣侍衛一二品大臣朝服。午刻,鴻臚寺官引入升堂。
福晉親族及本旗大臣侍衛東位西面,各旗公侯伯等官西位東面,就席一叩坐。
司茶奉茶,眾飲茶畢,皆一叩。司筵奉果食,酌酒,伶工入奏。眾獻酬。樂關。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