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為父親之死,從西南折返,疾馳而歸;卻還是趕在小七出宮之時,奔入京城來

這一生,也只剩下還能這樣遠遠目送她遠行。

這一生幸而還能來得及最後目送她遠行。

是阿瑪溘逝而去,卻也正是因為阿瑪的溘逝,才叫他能從西南疾馳而歸,才能還來得及遠遠望一眼她大紅喜轎的背影去啊。

七月二十七日,皇帝回到紫禁城,又在保和殿再度因小七下嫁,賜宴拉旺父親、親族,以及大學士、尚書等重臣。

這次因是在紫禁城筵宴,且是在三大殿之一的保和殿,故此一切儀軌更為嚴謹。

樂部和聲署設中和韶樂於保和殿簷下,設丹陛樂於中和殿後簷下,俱北向。入宴之宗室王公、內大臣、侍衛及執事官員,俱穿帶補服的蟒袍;其執事之拜唐阿人等,俱穿蟒袍。

張黃幕、設反坫於中和殿後階下正中,臺盞壺卮皆具。尚膳總領內管領,設御筵於寶座前正中稍遠,內大臣、內務府大臣、禮部、光祿寺堂官共視豫設各席,陳肉於盤。

是日,鴻肪寺官引額駙拉旺,並拉旺族中人員俱朝服,先詣皇太后宮慈寧門前,行三跪九叩禮。禮畢,引至保和殿丹陛上立,入宴之王大、臣侍衛各就班次立。

屆時,禮部堂官奏設宴齊備,皇帝具龍袍袞服,御保和殿。中和韶樂作,奏“隆平之章”。皇帝升寶座,樂止,鴻臚寺鳴贊官贊排班,鴻臚寺官引額駙並族中人員排班,鳴贊官贊行三跪九叩禮,丹陛樂作,奏“治平之章”。

禮畢,樂止,鴻臚寺官引拉旺並拉旺族中人員入班次,與眾俱行一叩頭禮,坐。

護軍參領膳房總領移御筵就近,丹陛清樂作,奏“海宇昇平日之章”,尚茶官進茶。皇帝用茶時,眾俱於坐次跪,行一叩頭禮。茶畢,侍衛進前散茶。眾俱於坐次行一叩頭禮。飲畢,復行一叩頭禮,坐。

樂止,展席幕,掌儀司官就反坫取捧臺盞壺卮,由中路進,丹陛清樂作,奏“玉殿雲開之章”。眾皆起立,進爵大臣出,釋補服,於殿門檻外西旁東向立,掌儀司官上殿階,在檻外東旁西向立,鴻臚寺堂官引額駙並伊族中人員出,至階下兩旁排立,掌儀司官酌酒,進爵大臣進前跪,額駙並伊族中人員在殿階下兩旁跪,眾俱於各坐次跪,掌儀司官跪舉爵,授進爵大臣畢,起退,進爵大臣接爵起,由中階升,由西邊進御座側,跪進爵。

皇帝受爵,進爵大臣起,由西階下,復至原跪處跪。皇帝用酒時,進爵大臣行一叩頭禮,眾皆行一叩頭禮,進爵大臣起,仍由西階升,跪接爵,由中階下至原跪處跪。掌儀司官進,跪接爵,退。眾先起立,掌儀司官以金卮酌酒進,立賜進爵大臣酒,進爵大臣跪接,行一叩頭禮。飲畢,掌儀司官立接卮退,進爵大臣行一叩頭禮。起加補服歸班次。鴻臚寺官於賜進爵大臣酒時,即引額駙並伊族中人員行一叩頭禮。樂止,眾皆行一叩頭禮,坐。

皇帝用饌,中和清樂響起,奏“永珍清寧之章”。恩賜食品於兩邊畢,尚膳官進肉饌,分賜眾畢,進反坫,樂止,御前侍衛奉酒置御前桌上,領侍衛內大臣監看侍衛授酒,眾接酒叩頭。飲畢,復行一叩頭禮。

接下來則因拉旺是蒙古人,殿中再奏起蒙古樂歌。奏蒙古樂歌畢,反坫,御筵俱撤掉。

眾皆起立,鴻臚寺官引額駙並族中人員至原行禮處,聽贊謝恩,行一跪三叩頭禮。

這一次隆重的保和殿賜宴才告禮成。

保和殿賜宴是男人們的筵宴,在後宮裡也有另外一場給女眷們的賜宴。

這場賜宴就在婉兮的寢宮儲秀宮舉行,另外還有給拉旺祖母輩老人家們在慈寧宮,與皇太后共同的一場歡宴。

皇太后、皇帝、皇貴妃這三宮,這便是每個宮裡都設一場筵宴去了。

因為小七下嫁的喜氣兒,終於將七月十三日和親王弘晝與九爺傅恆兩人同日薨逝的悲傷沖淡了些去。

帶著這樣的喜氣兒,八月來臨,皇帝終於可以鬆下一口氣來,拂開那些悲傷,好好準備自己的六十歲萬壽慶典了。

八月,鄂對等回部年班伯克十七人進京入覲,還有霍罕的使者一併進京,恭祝皇帝六十歲萬壽。

皇帝高興,在同樂園賜宴。

由此,皇帝的六十歲萬壽慶典終於正式拉開了大幕。

鄂對伯克又能進京來,雖說這一次沒有熱依木夫人同行,婉兮也自是高興的,親賜下許多物品,請鄂對伯克離京回鄉時,帶回給熱依木夫人去。

在這一片喜慶的氣氛裡,婉兮卻還是看得出,皇上今年並不能如往年那般的由衷歡喜。

除了平定緬甸的失利,以及和親王與九爺的薨逝之外,婉兮擔心還另有緣故。

這日皇帝奉皇太后也到同樂園看戲,婉兮侍奉在畔,趁著這股子歡喜勁兒,婉兮便在歇晌的時候兒,委婉向皇帝詢問。

皇帝還是想隱瞞,可是瞧著婉兮那雙澄澈的眼,便還是嘆了口氣,從實道來:“今年小金川亦有動靜。”

婉兮的心下也是咯噔一聲。

這前朝的事兒啊,一向是如鎖鏈一般相連,一環套一環。朝廷在緬甸一事上用兵失利,這便果然還是引發了連環的反響,叫小金川也以為朝廷可欺,這便再度動了反逆之心了。

若此,便也怪不得皇上在這萬壽之月,在之前都已經將阿桂父子重罰之後,皇上忽然又下旨,再懲阿桂去:“將阿桂所有領侍衛內大臣、禮部尚書、鑲紅旗漢軍都統等職,均著革去。著以內大臣革職留任,辦副將軍事,令其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