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蟬等人也都暗地裡吐了吐舌頭。

皇上罵得有理。

皇帝瞧他們幾個那鬼道樣兒,便也笑了,雙臂一伸,竟是將婉兮給平地抱了起來!

“你們是為你們主子著想,再說她從園子裡回來,顧著身份,這便還穿著大衣裳和旗鞋呢,的確是應該格外小心才是。那朕就不讓你們主子自己邁步,你們可都安心了吧?”

玉蟬等人自都笑了,一起深蹲謝皇上的恩。

皇帝如少年般揚頭一笑,撇下奴才們,徑自邁開大步,抱著婉兮就直接進了養心殿正殿明間兒去。徑自越過那象徵皇帝權力的御案、御座和屏風,直奔“中正仁和”匾額下的小門兒。

匾額之下是書隔,在御座屏風之後有“恬澈”、“安敦”兩個小門兒,走進去後即為穿堂,直通後殿。

便是這小小穿堂,內裡也有乾坤——就在穿堂左右,各自開一個小門兒,分別通向後殿東西兩側去。

嬪妃們平素別說沒有資格走這條穿堂,即便是高位分的嬪妃可能會走過這穿堂,那到了左右兩個小門處,也總該要分東西而行了。

在宮禁這個天下最講究尊卑等級的地方,便是兩個小門通向的方向,也已經代表了不同的等級:向東則高,向西則低。

從前婉兮便是走到此,也唯有向左,朝西邊去了。

這個通向養心殿後殿東耳房的小門兒,從前唯有皇后才能走得。

今日,皇帝在兩個小門兒前略一站身,毫不猶豫,抱著婉兮隨即轉身就朝東邊的小門兒去了!婉兮都有些吃驚,小心提醒皇帝,“爺!那邊是東耳房。”

皇帝唇角輕勾,“哦?是麼?”

嘴上雖這麼說,像是才想起來後宮依舊還有個皇后呢,可是卻腳步不停,仗著腿長,已是三步並作兩步急行而出,然後直接走進了東耳房去!

這一路自然不是奴才們敢走的道兒,高雲從早在一旁使眼色,帶著玉蟬等人從正殿外頭往東去,從殿外的通路繞道朝後院去。

.

這養心殿後殿的東耳房,面闊五間,前簷出廊,東與東圍房相接,黃琉璃瓦硬山頂。中間明間兒,東西各有一間次間、一間梢間。中間隔檻牆,安設步步錦的支窗。

這五間開間的規制,是與皇帝寢宮——養心殿後殿是相同的。

這耳房為一明、兩次、兩梢的五間格局,這便與尋常嬪妃在養心殿中所居的東西圍房,有了等級上的明確區隔——東西圍房都是一明兩次的“三間”的格局。

東耳房廊前,正是那塊著名的、巨大的水晶石。寓意光明磊落、純潔無瑕。這塊水晶石單單安放在東耳房外,更凸顯了東耳房地位的尊崇。

就因為如此,從前婉兮在永壽宮裡住的時候,便是時常走養心殿北牆上的小門兒進出養心殿,也並不敢隨便走東耳房旁的吉祥門,而是特地繞遠兒,走西耳房與西圍房之間的如意門。

而今日,婉兮被皇帝直接抱著走進了東耳房來,她的心已然是跳成了一團去。

養心殿的東耳房和西耳房,聽起來似乎只是方位之分,走過來彷彿也不過數步之遙……可是在這天下最講究等級的後宮裡,這數步的距離,卻是多少嬪妃們一輩子都抵達不了的彼岸。

何曾敢想,竟然有一天,她這個辛者庫下的漢姓女,竟然能在大清的後宮裡,走到了這裡來!

——況且皇后尚在!

眼中已然朦朧,婉兮伸手抱住皇帝的脖子,已是哽咽,“爺……這又如何使得?”

皇帝輕笑,“噓,歡喜歸歡喜,可不許掉眼淚。別傷著咱們的孩子去。”

婉兮抽著鼻子,“可是,這終究壞了規矩,我已是逾越了。若是皇太后和宗親們知曉,怕不又是一場風波?”

皇帝輕哼一聲,卻避重就輕,抬眸只叫婉兮看那門上的堂額,“你瞧這‘祥開麟趾’四個字,豈不是正為你預備的?或者放眼整個後宮,還有誰比你更配擁有這幅堂額去?”

堂額就是廳堂之上題額,而“祥開麟趾”四字,寓意賀人生子。

所謂“鳳凰鳴矣,琴瑟友之;祥呈麟趾,慶衍螽斯”,這也正是皇家對子孫綿延的期許。而皇后為所有皇子皇女之母,故此“祥開麟趾”這個堂額,只懸在皇后的寢殿之中方為宜。

而此時,整個後宮之中唯有婉兮懷著孩子;況且放眼整個後宮,也唯有婉兮為皇上誕育的子嗣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