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卷128、天意(第2/4頁)
章節報錯
“奴才要說的,正是此事。奴才恭喜皇上,今日祈雨,上天有感,即將便有一場大雨了!”
皇帝怔住,怔怔盯住婉兮,“……你怎知道?”
婉兮咯咯一笑,“是小十五告訴奴才的。他帶回的不是一條蚯蚓,而是一縷天機。”
皇帝長眸倏揚,“為何如此說?”
婉兮吐吐舌,調皮道,“皇上是天子,學通古今,無所不知;可皇上終究是皇上啊,終究從小生長在宮禁,不似奴才這樣兒的,從小就在天地窠兒裡打滾兒長大的。”
“奴才打小兒不算怕蟲子,那些帶殼兒的、帶翅膀的,奴才都不怕——卻唯獨有些怕蚯蚓這樣沒殼兒、沒翅膀,渾身肉肉的、還黏糊糊的蟲子。”
皇帝便哼了一聲兒,“可不是嘛,就是膽兒大!要不當年還能想出來用蜂子咬自己的法子出來?”
婉兮便又忍不住樂了,“爺別打岔,聽我說完……莊田里長蟲不多見,常見的反倒是這蚯蚓。尤其是下雨前後,這蚯蚓就更是從草窠兒、地頭兒都爬出來,爬得滿地都是……我便時常不小心給踩著,嚇得一溜煙跑回家去,站在門後直蹦。”
婉兮描述那場景,都滿身麻癢,忍不住抱住了自己,直晃腦袋。
“一條軟蟲子,也不咬人,你怕它作甚?”皇帝被婉兮描述的模樣兒給逗得哈哈大笑,笑了一會子才猛然停住,長眸睜圓,盯緊了婉兮,“你是說,當真是要下雨了?!”
婉兮這才笑了,撫了撫自己膀子,平靜下來。
“聽我祖母說,蚯蚓沒鼻子,就是靠身上那層黏糊糊的東西來喘氣兒。故此啊每到下雨前後,尤其是大雨前後,那土地裡的水氣太大了,叫蚯蚓喘不上氣兒來,它們才會都一窩一窩地全都爬出來……”
婉兮揚眸,含笑望住皇帝,伸手出去抱住他。
“爺,小十五年幼,不懂道理。他跟著小七和啾啾去草窠兒裡摘花采草,他一個男孩兒家對那花兒草的不待見,卻發現了那草窠兒地下滿是蚯蚓,他這才給抓了回來……他卻不知道,他抓回來的,卻正是天兆,是爺期盼了這麼久的及時雨啊!”
皇帝大喜,一把將婉兮抱住,“圓子呢,回五福堂去了?不行,你得陪爺走一趟,爺非得親他一口不可!”
“天然圖畫”島上,已然燈火闌珊。
皇帝還是與婉兮相偕乘小舟而來,到了島上等不及語琴等人前來請安,便大步奔進五福堂去稀罕小十五去了。
語琴雖說來晚了一步,婉兮卻早就吩咐玉螢去給了知會,省得皇上冷不丁這麼晚地過來,再將語琴給驚著了。
語琴一路走,便是一路都帶著微笑的。
瞧著主子歡喜,晴光和瀲灩陪著候在廊下,便也是笑意盈盈。
瀲灩悄聲與晴光道,“同樣都是為自己的皇子打算,可是你瞧瞧,貴妃主子這事兒辦得可多巧,一應天命,二順聖心,三合人意。反觀那愉妃去,明明五阿哥曾經是那麼得皇上心的皇子,卻活活兒叫愉妃這些年的所作所為都給弄巧成拙了去。”
晴光也是點頭微笑,“可不是嘛。暫且不說兩位皇子自身的品質,單說兩位皇子之母的智慧去,便已是高下立分了。”
這一晚,皇帝一直在“天然圖畫”上陪著小十五,等他睡著了,這才挽著婉兮的手,乘小舟離去。
小舟離開“天然圖畫”的碼頭,本該往西南去,回九洲清晏的碼頭去,可是皇帝心情鬆快,這便沒叫直接划船回去,而是叫船在後湖上暫且逛逛。
婉兮知道皇帝的心情終於鬆快下來了,便笑道,“爺既有興致看這湖上風景,倒不如在天然圖畫島上多留一會子了。那島上本是看這後湖風景最好的地方兒。”
“天然圖畫”島上,有萬竿修竹,優雅寧靜。故此在雍正爺時,原名“竹子院”,應和“不可居無竹”的君子情懷。
後來又因此處不僅有竹子,更為整個後湖周邊九個島上觀後湖景緻最佳之地,登朗吟閣可俯看後湖碧波盪漾;抬眸又可平視西山風景如畫,遠眺天空風起雲湧、霞光萬道。可借無限風光,吟天籟之樂,身處樓閣,心似花開。化有形為無形,逍遙世外……故此皇帝登基之後,因做詩句“我聞大塊有文章,豈非天然無圖畫”,便將此處正式名為“天然圖畫”了。
皇帝聽罷倒也輕哼一笑,“那島上自是景緻最佳之地,可是如今卻已不是你的寢宮。要留在那邊兒看景,免不得還得一群人圍著,倒不自在。哪兒比得上如此就咱們兩個人,泛舟湖上的自在去?”
婉兮便也笑了,知道皇上這是看穿了她的心意。
終究今晚這麼忽然地來了,又忽然地走了,陸姐姐連句話都沒跟皇上說上,婉兮心下便也有些不得勁兒去。
皇帝握了握婉兮的手,指著船外的水天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