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種建設方案(4K)(第2/2頁)
章節報錯
“靈理之門的形態是可以透過錨點控制的,最原始的形態就是……嗯,就是這裡的樣子,”邦德比劃了一下四周,“錨點空間獨立存在,基理世界一側,靈理之門是一個直徑十…嗯,十公里的球形,靈理世界一側是一個直徑一萬多公里的球形。”
李涼點頭,又問道:“為什麼靈理世界一側地面上會有水,‘天上’還有云,而且壓強,空氣質量什麼的也和地球差不多,對了,還會下雨。”
“這就是靈理之門的神奇之處,”邦德笑道,“每一個基理世界的靈理之門都位於智慧生命誕生的星球,在錨點發生規則互動融合的同時,靈理之門外的環境也會慢慢變化,正因如此,當靈理之門開放的時候,穿越靈理之門的生命才不會立刻死亡,要知道,不是所有開放靈理之門的基理世界文明都擁有足夠的力量保護自己,比如塔星,直到現在,塔星文明還只是個一型文明,遵循著落後的氏族制度,塔星人當初走進靈理世界的時候,腦袋上只套著一個玻璃殼子。”
“所以其他文明的靈理之門有不同的環境?”
“是的,”邦德點頭,“不過碳基生物的原始靈理之門大多是淺淺的水域,畢竟水是碳基生命之源。”
合情合理。
李涼想起在馬科西克的見聞,如果人類穿越靈理之門,一出來面對的是矽基生物區那樣接近零下二百多度的極端環境,那可真是舉步維艱。
念頭閃過,他回過神來,下面就是關鍵部分了。
邦德接著說道:“開放靈理之門,是每一個強大的文明都會做出的選擇,固步自封必將導致落後,而貿易和文化的交流則意味著進步,想要真正屹立於靈理世界文明之林,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設靈理之門,它是一個文明展示獨特文化和物產的視窗,更是一個文明綜合實力的彰顯,對人類來說同樣如此,很快,人類將迎接來自不同文明的訪客,並在文化與商業的碰撞中,蓬勃發展,我相信有一天,人類必將有資格在中央總域建立城市,而那座城市的光輝,將比肩馬科西克!”
說到最後,邦德的聲音抑揚頓挫,氣勢如虹,聽得李涼都想……
啪啪啪……
錫森博士鼓起掌來:“說得好!”
可惜除了錫森博士,其他人都表現得很冷靜。
大家都是務實的成年人,這種八字沒一撇的大餅聽聽就得了,人類的靈理之門現在連根毛都沒有,談什麼偉大光輝。
不過,李涼雖然沒有太過興奮,但內心深處卻堅信,邦德描述的未來一定會實現。
就從今天開始!
邦德對錫森博士的捧場表示了感謝,繼續道:“那麼,如何建設靈理之門,是一個擺在所有文明面前的問題,主流規劃方案有三種,我粗略歸納為:都玉京式,阿瓦隆式以及馬科西克式,當然,以上三座城市都在中央總域,並不是靈理之門,這裡我指的是空間改造的方式。”
眾人專注聆聽。
“第一種,都玉京式,”邦德的指尖劃過人類靈理之門所在空間的十三個折躍點,“所有折躍點不作任何改變,只將靈理之門的原始形態擴大到足以承載世界樹,然後,在靈理之門表面進行建設,而錨點空間將被隱藏,作為操控靈理之門的中樞,只有獲得授權才可以進入。”
李涼反應過來,這樣的話,錨點空間大概相當於“天宮皇城”,當初他進出都玉京都是透過超距傳送門,並沒有嘗試過乘坐飛船直接飛離“離境平原”,可能都玉京真正的形態就是一個懸浮在空間中的“星球”,城市背靠山脈,坐落在地面上,“皇城”在天上。
“都玉京式的優勢在於,城市整體依託靈理之門建設,人類可以徹底地掌控城市,並且擁有很大的戰略縱深,”邦德從一顆折躍點劃出一條線連線到靈理之門可能的位置,“假如有敵人穿越折躍點入侵,人類可以在這些區域從容地佈置多道防線。”
“嗯,”李涼點頭,“缺點呢?”
“一旦建設開始,非極端情況下,靈理之門的體積無法改變,否則表面的建築……”邦德做了一個碎成粉末的動作,“當然,你可以開始時就讓它變得很大,但是,太過廣闊的地面沒有意義,建設成本,運輸成本,管理成本很高,相信我,靈理世界的生物還是喜歡一個熱鬧擁擠的地方,另外,靈理之門所在的空間是‘無限’的,不控制折躍點,那麼,其他地方就是完全開放的,其他文明也可以隨意探索並佔據某些富有價值的區域且不受《馬科西克公約》約束,比如,這裡,”邦德指向剎霧界,“人類準備放棄剎霧界嗎?這處墜神地雖然很危險,但危險往往意味著寶藏。”
李涼搖頭:“下一種。”
剎霧界必須是人類的後花園,別人想進去送死也得“買票”。
“第二種,阿瓦隆式,”邦德笑道,“控制所有折躍點,將靈理之門延展成一片廣袤的平原,錨點位於平原深處,穿越折躍點只能抵達這處平原,缺點很明顯,折躍點非常穩定,只能被動防禦,無法像靈理之門一樣操控規則,瞬息萬變,阿瓦隆城已經吃過了苦頭,折躍點被攻破時,聯軍長驅直入。”
李涼對這一點倒是很清楚。
之前反攻阿瓦隆,聯軍穿越折躍點出現在平原上,妖精雖然構築了巨大的荊棘牆和魔法牆,也建立了防線,但是,距離阿瓦隆還是太近了,即便沒有他這個半神,聯軍打進阿瓦隆也只是時間問題。
“這種規劃方式的優勢在於,《馬科西克公約》規定,一旦控制所有折躍點,那麼空間的其他區域都屬於該文明獨有,”邦德講解道,“而且,穿越折躍點就能抵達城市,會給訪客一種‘賓至如歸’的感受,在妖精發起戰爭前,阿瓦隆就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城市。”
“第三種呢?”
邦德環顧眾人:“大家一定覺得,上面兩種好像很極端,那有沒有折中的方案呢?有,馬科西克式,一種衛星城拱衛靈理之門的方式,”邦德手指沿著靈理之門大致的位置畫了一個圈,“非戰時狀態下,控制折躍點,將訪客導向靈理之門,但不是表面,而是依託靈理之門,構建一個拓撲性空間……”
聽到這個詞,李涼立刻想起剛到馬科西克時不愉快的經歷,那種強烈的眩暈感記憶猶新,行走在馬科西克,不是人在移動,而是整個世界在移動,人就像一個奔跑在滾輪裡的倉鼠,城市建在滾輪內側。
“為什麼非要拓撲,”他苦笑道,“太頭暈。”
“折躍點不是傳送門,目前只有兩種固定的引導方式,”邦德攤手,“不過空間感的不適應是可以改進的,這裡畢竟是人類的靈理之門,將以人類的空間認知方式為主。”
“啊,那就好,繼續。”
“《馬科西克公約》規定,這種方式下,空間的其他區域也是開放的,為了規避‘都玉京’式的弊端,馬科西克建立了七座衛星城,這些城市分佈在七個折躍點附近,戰時充當堡壘,扼守折躍點,非戰時透過傳送門與馬科西克連線,這樣一來,衛星城就屬於靈理之門的一部分,《馬科西克公約》就會保護衛星城所在的區域,其他文明不經過衛星城同意,無法前往其他地方。
對於人類來說,你們需要……抱歉,至少十四座衛星城,十三座分配給折躍點,一座建立在剎霧界外圍。”
邦德眨了眨眼睛:“這種規劃方式唯一的缺點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