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實力派的自我修養(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沒給叉子,“泡麵”還是要想辦法吃。
不過,現在並不是拿出靈核的好時機。
李涼對於靈核能散發出太陽般的光輝記憶猶新,一旦開啟盒子,很難說樓下那五個人的魂器會不會有什麼反應。
要做實驗也只能等甩掉監視再說。
將盒子塞回口袋,李涼準備繼續翻閱《從零開始學魔法》,然而他腦海中突然出現一個身影,在錨點“神廟”內,深藍獨自蹲在火把下。
那個修習道術的藍面板外星人專心致志的打著遊戲,身體卻透出一個巨大的虛影,靈在其中自成迴圈,透著一股渾然天成的美感。
念頭一轉,李涼放下《從零開始學魔法》,拿起了《道術入門》,略過序言,翻開第一章,道術概論:
“道者,靈通之至真,法者,變化之玄微。
元始法主於先天浮黎傳經,十方無極至真大神,無鞅數眾,俱入寶珠之中,同一段光明受用,是謂普殖神靈,萬道之祖,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混沌太無之中,凝自然之真而為體,廣大無邊,應化莫測,非陰非陽,能微能彰,不古不今,不存不亡,常於無量劫運之端,太初、太易之前,肇布玄元始而生太極,判太極於三才,至劫終於六合,俱消混沌為一……”
開篇洋洋灑灑七八頁都是這樣的文風,李涼上學時學過文言文,還算看得懂,只是愈發覺得這書的自動翻譯過於神奇。
像這種靈理世界的“古籍記載”竟然也會自動翻譯成漢語中的古言,保留了傳承自遙遠過去的文字詰屈聱牙的氣質。
後面的內容就通俗起來。
“……以上內容節選自《道法紀元》,講述了道的起源,即元始法主從認識靈到掌握靈的過程……”
又看了幾頁,李涼開始快速翻頁。
整個概論部分就是關於道的簡史,字裡行間體現出靈理世界歷史淵遠,傳承有序,但現在時間緊張,讀這個完全浪費時間。
接下來他快速瀏覽了第二章到第十六章,同時對比《從零開始學魔法》的第二章到第三章,終於大致搞明白了靈理世界的生物怎麼修習道術。
對應魔法研習中的“啟迪”,道術中稱為“撫頂”。
二者都需要依靠“神明”的力量。
呼喚所信仰的神靈,藉助像赫爾墨斯之夢一類特殊物品,研習魔法的人可以啟迪22種原質,具體哪一種取決於神靈的特質和個人體質,而道術“撫頂”卻只有三種。
或者說,只有三處地點可以“撫頂”。
第一個地方叫做清微天城,第二個地方叫做大赤城,第三個地方就是昊天皇帝所在的都玉京,最早叫禹餘城。
這三個地方分別有一位皇帝,只不過昊天皇帝治下的中央帝朝最為強大,從作者的描述來看,都玉京像是整個靈理世界的中心,難怪有“千城之城”的別稱。
每一個想要修習道術的人都需要去這三個地方“朝聖”,透過撫頂,開啟三種截然不同的道術修習之路。
至於去了究竟是被什麼東西撫頂,書中描述那個東西的用詞是“蝶嵊瓦嚳鼑”,李涼推斷可能人類語言中沒有對應的詞語,翻譯成了亂碼。
總之,被撫頂後就可以修習道術。
具體的道術則比魔法還要誇張,魔法只有242種路徑,道術的種類卻數以千計。
這本《道術入門》只提供了最簡單,最常見的一種,從都玉京傳出,叫做《九疇靈書》,下限極低,只要撫頂就能使用,上限也不高,屬於“登科”中最低階的道術。
這裡“登科”與魔法中的“寄魂”對應,大概相當於第一個階段。
從效果上來看,《九疇靈書》相當對得起它的地位,基本沒什麼戰鬥力,剛開始只能在半空寫一個“光”,然後……提供一小段時間的照明。
聽起來還不如個LED手電。
然而,依書裡的描述,即便這麼個只能照亮的道術李涼也沒辦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