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

當我第一次看到暗靈海縹緲的薄霧時,當婆娑聖祭司賜予我魂器時,當納魯之靈的聲音在我心底響起時,當我跨越靈理之門時,當我聆聽來自基理世界的呼喚時,當我注視基理世界中生命的起源與毀滅時,當我見證混沌與存在時,我總會想,靈,究竟是什麼?

創世泰坦說,靈是秩序的弧耀。

中央帝朝,千城之城,都玉京的昊天皇帝說,靈者,道也。

霍格沃茲,納魯之巢,馬科西克城的哈倫·波特說,靈,魔法之源。

中空丘陵,大澤之畔,阿瓦隆城的妖精說,靈是祖母歌聲中跳躍的音符。

大金字塔,迪迦之地的巨人說,靈是光。

亡靈國度,幽暗城的女王說,靈是飄蕩的孤魂。

世界之樹下的尼德霍格說,靈是諸神黃昏來臨之前的號角。

基理世界,三型文明瓦肯人說,靈是能量。

基理世界,機械生命賽伯坦人說,靈是火種。

基理世界,二型文明地球人說,靈是暗物質。

基理世界,一型文明塔星人說,靈是薩馬奇(我始終無法理解這個詞語所代表的意思)。

請原諒我無法一一列舉,悠長的生命中,我漸漸聽到了越來越多答案,幾乎每一種生命都賦予了靈獨特的意義,代表其自身對於存在與秩序的認知。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想從下文中看到一個確切的答案,抱歉,你註定會失望,因為直至今日,我依舊沒有了解靈的全部。

但是,我相信,終有一天,終會有一個生命領悟靈的真諦,告訴我們——“存在”的意義。”

這段簡短的序言,李涼讀了很多遍,直到被一口已經冰涼的咖啡嗆到才回過神來。

如果序言中提到的那些人,那些文明都是真的……深海之門外,將是一個多麼瑰麗的世界?

人類短短几萬年的文明果真如同滄海一粟,渺小如斯?

同時,這本看似普通的書也非常神奇。

當李涼的目光落在書頁上時,文字自動轉換成漢字,當他看向別處,眼角的餘光卻能注意到文字在不停變幻,最奇特的是有一次這篇序言變成一個圓圈。

大概那些莫名其妙的符號,圈圈就是其他文明的語言。

李涼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翻到第二頁。

“一、靈的起源

靈是如何誕生的?我曾向婆娑聖祭司發問……”

花了半個小時看完第二章,李涼找到了一點感覺。

大學上覆變函式課的感覺。

笑死,根本看不懂。

不過這也正常,塔姆雖然看起來有點蠢萌,但他寫書的時候相當嚴謹,常常在正文夾雜大量解釋性的引用,以便於不同文明的智慧生物理解,很多文明的引文相當晦澀難懂,當然人類的就還好。

比如人類關於暗物質的研究成果,標註著擷取自“人類獨裁組織希安公司系統文獻資料庫”。

從幾句簡短的介紹來看,李涼終於知道,原來希安公司已經能夠初步應用暗物質,不僅用其實現行星開發,平民日常使用的反引力驅動系統中的一項關鍵技術突破也來自暗物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