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明軍鐵騎深入歐洲腹地(三合一)(第3/4頁)
章節報錯
米林不解地道:“這個,誰能知道呢。”
“我們必須知道!”
索別斯基回了一句,又道:“數年前,我們和瑞典、羅剎國組成的三十萬大軍聯合進攻被明國佔據的莫斯科,結果被明軍統帥各個擊破,三路皆慘敗!這個對手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容易對付的,他們有著數千年的文明,戰爭對於他們而言也是一門積澱很深的學問,上次的三路慘敗就是給我們上了一課,還包括羅剎國自己的二十多萬主力進攻明國的那次大戰!當時的羅剎統帥也算是名將,也是慘敗!”
“我詢問過上次慘敗而歸的一些軍官,他們說明軍除了火器厲害外,組織度很強,無論是衝鋒還是撤退,都很有秩序,就像是機器的零件一樣,各司其職,所以,我想,如果我是明軍的話,既然有可拆可解的軍隊,又何必去與規模在自己之上的軍隊硬拼,而應該尋找其死穴但又和薄弱的地方攻擊!”
米林說道。
索別斯基點點頭,道:“可恨的是,東方人的文字實在是太難學!如果不是從小學習,處於該語境中,想靠幾本書自學實在是太難,以致於我現在也還不知道他們的《孫子兵法》具體內容!即便從明國投來的文人也不能很好的翻譯出來真意來,以致於,我現在無法準確瞭解這些東方人的軍事思維。”
“你說的沒錯,不過,也能透過明國對羅剎國以及三次對我們三國聯軍的戰役中略知一二,他們用兵狡黠,不拘泥於擺陣對壘,當敵軍的視野之集中於一處戰場時,他們卻把敵軍的所在前線、以及後方、甚至是己方的後方都當場了整個戰場,然後玩起各種誘惑你主動出擊,然而聚殲,或者明明看上去是要攻打此城,卻在你援軍來的半途中伏擊你的計謀,這些狡猾的東方人,他們似乎把指揮一場戰爭變成了在製作一件藝術品一樣。”
米林公爵說道。
“正是此理!所以,我們得向其學習,不去救援明斯克!去攻打基輔,斷其糧道!到時候,明國的南路大軍會不攻自破!”
索別斯基說道。
“可我們是騎兵為主。”
米林公爵說道。
“這才出乎意料嘛,我已讓率領奧地利兩萬步炮兵的皇家陸軍中將洛林公爵直接往基輔方向去,算著日子的話,我們會在那裡會師,到時候靠奧地利的火炮攻城。”
索別斯基說後,又道:“希望明軍不會識破我們的計謀。”
……
“兵者,詭道也!嘿嘿,這個索別斯基,無論你們錦衣衛調查他後說他多麼善戰,老子也能讓他知道這打仗到底是怎麼回事,他不會真以為老子要跟他玩吧?”
周遇吉為人不似盧象升那麼嚴肅,所以即便他現在已是百萬大軍的統帥,在自己的下屬面前也說話不怎麼正經,還時不時的笑笑,但這倒也使得他長壽,且身體到現在還很健朗,能承擔繁重的軍事指揮任務。
而現在,周遇吉就對自己身邊的朱慈灼、烏婭諸將領說起了自己的想法,且看似不嚴肅,實則是在教他們。
這時候,朱慈灼就主動問道:“和國公的意思是不跟他玩?”
周遇吉道:“笑話!他是誰,憑什麼他讓老子派大軍跟他玩就得派大軍跟他玩,這指揮百萬大軍,又不是單獨領一軍,而只盯著一路人馬!老子的意思是,先不管他,先擺開架勢打明斯克,然後把可以抽調出來的屬於赤焰軍的三個獨立哥薩克獨立騎兵師,合計三萬多人,以及你率領的騎馬步兵五萬人馬,合計八萬人,直接從基輔出發,過文尼察,去洗劫歐洲後方,直到奧地利維也納!”
“奧地利維也納?”
烏婭很是驚訝地問了一句,他不得不承認,和國公的思維很跳脫,也就問道:“不是滅波蘭嗎?”
“死腦筋!樞密院發出的鈞令時,是要我們在北線主動進攻,可沒說讓老子只打波蘭,這次,老子偏偏要把他奧地利一起收拾,兵鋒到哪兒,就掃蕩至哪兒!”
周遇吉毫不客氣地說了烏婭一句。
朱慈灼則在這時候說道:“這倒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好法子!不過,我擔心的是,他索別斯基會不會也這樣做,比如進攻我去攻打數十萬大軍的糧道?”
“如果他們只是騎兵,是無法攻破我軍囤糧重鎮基輔的,就只能襲擾,何況,又不是隻有他索別斯基有騎兵,我們的騎兵也正好過第聶伯河與從奧地利回來的騎兵一起合圍他們!”
周遇吉回道。
“若是索別斯基想攻破基輔的話,那就得從別處借步兵,他波蘭以騎兵為主,不慣用炮和攻城,最近的只能從奧地利借兵!”
烏婭這時候不由得說了起來,且突然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難怪和國公要派偏師去襲擊其後方,還要打到奧地利去,想必是要先去吃可能從奧地利過來的援軍?”
“哎!就是這個理!具體作戰部署嘛,老子的總結是,吃一個,看一個,夾一個,吃是吃奧地利,看是可能來打基輔的敵軍,夾自然是被兩路大軍夾攻的明斯克!”
周遇吉很是欣慰地笑說道。
接著,朱慈灼建議道:“既然如此,何不就把戰場再搞大一些,在整個東歐煽風點火,具體而言,就是再多派幾支精銳,讓他們各帶一槍一炮和一攻城用的炸藥包,再加一壺酒,萬一受傷可以消毒,若降溫還可以暖身子;不只是去襲擾奧地利,還有薩克森、普魯士、西里西亞這些公國侯國,摟草打兔子,能滅一個是一個,搞的他們人心惶惶,無法聚兵東援!這就相當於讓小股精銳部隊遊擊行動與大兵團作戰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