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明天啟盛世現狀,揚州繁華無纏足女(第2/3頁)
章節報錯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青石板的街道上,一挑貨郎因眼下沒人來買他的生意,而以拖把代筆正寫著唐詩。
朱由校因此駐足多看了兩眼,且對隨扈的溫體仁和盧象升笑道:“揚州城何以文化興盛到挑貨郎也愛寫字了?”
“自然是陛下治世之功所致,讀書人太多,加上陛下鼓勵士子組織識字班,搞支教活動,提高百姓文化水平,而揚州這地方自然因此更加明顯。”
溫體仁因此奉承起來。
而盧象升則道:“以拖把為筆,倒也可見如今揚州之富裕,布料多到用作拖布拖地,而不作補丁之用,難怪這裡無一乞丐。”
朱由校則因此問著揚州知府王文鼎:“王知府,你不會因為朕要來揚州,而把揚州的乞丐都趕走了吧?”
“陛下,臣可不敢如此欺瞞陛下,揚州的確是沒有乞丐,臣到任之時,倒的確是有乞丐的,但那都是職業乞丐,一眾拐來孩童然後弄殘後逼他們乞討而從百姓手中賺取錢財的乞丐,自臣嚴打後倒也銷聲匿跡。”
王文鼎忙回了一句。
朱由校聽後點了點頭。
“收舊衣服、舊傢俱、舊鞋、舊鍋、舊車。”
就在這時候,街巷裡又傳來了吆喝聲。
朱由校一開始沒注意,但過了不久又聽見了同樣的吆喝聲,便問著王文鼎:“揚州城收舊物的商人很多?”
“回陛下,的確很多,蓋因如今中土繁富,百姓衣食足,而不知節儉,故長愛換新獵奇,所以,所用之物也就換得快,偏偏現在海外朝鮮、倭國以及南洋等地也因為錢款漸多,而喜歡買我們的舊物,基本上商人在這裡低價買進許多舊物件,略作加工後,賣到海外去就能賣高價,誰讓我我大明已是天下中心,而領整個天下風氣之先呢。”
王文鼎回道。
“去看看。”
朱由校因此來了收舊物的商鋪,卻看見這裡所收的舊物多是簇新的,也就笑道:“還真是富貴到不知節儉的地步啊!”
說畢,朱由校就回頭又看了一眼自己所在的揚州街道。
只見黑夜降臨,白牆黛瓦漸隱於蒼穹。
而鬧市人聲卻依舊未有安靜下來的意思。
且萬家燈火,如浩瀚無垠的星辰一樣,突然出現在四周,照得揚州城亮如白晝!
柔和的絲竹聲也開始響起,從慢搖的船舫中傳來。
也不知是誰家的女孩,正笨拙地吹著笛,一雙白皙的天足,懸掛在船沿邊,隨船上的煤油燈一起搖晃著。
見到此時此景,朱由校是一點也不想聽到馬蹄聲,或者看見有金錢樹尾的野蠻人出現的。
“幸好沒有!以後當也不會再有了吧。”
朱由校心裡如此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