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你文章好,那可否與我瞧上一瞧,看看你是名副其實,還在自吹自擂?”

那人道,“此處無紙無墨,我怎麼給你看?不過若是可以口述,我倒是可以試上一試。”

“可以。”溫玉言同意。

“那不知閣下,要出何題?”

“你想出何題?”溫玉言反問。

那人道,“閣下隨意。”

十五想,眼前人,倒是對自己還挺自信的。

於是溫玉言便以“民”讓他辯證。

那人滔滔不絕的便說了起來,十五靜靜聽著,覺得眼前人倒真是有些實力在身上的,說的都是有理有據,也很有見解和遠識。

不過他的話,還是被溫玉言指出了,幾個很大的問題。

他道,“你說百姓不必護國,護國是君王將領之責,我不認同,一個完整的國,不僅只有君王和官將,更有千萬百姓,國不只是君王的國,亦是百姓的國,人人都應有護它愛它之責。”

那人想了想,找不到一絲理由反駁,雖然很丟面,但他還是向溫玉言鞠躬,作揖心服口服的說,“公子所言極是,是在下受教了。”

溫玉言起身面向他,問,“你叫什麼?”

“小生柳文彥。”那人回到,又反問他,“閣下如何稱呼?”

“在下姓尹名口。”溫玉言隨便說到。

一旁的十五頓時被嗆了一下,低著頭有點想笑。

尹口?好生奇怪的名字。

柳文彥心中想到,但出於禮貌沒說。

溫玉言看了看十五,又看向柳文彥,問,“既然柳兄說到貪官汙吏,為何又不去檢舉他們?”

“官官相護,我能上哪檢舉……”柳文彥無奈道。

溫玉言回,“你可以上東宮,去尋太子。”

柳文彥笑了笑,說,“這怎麼可能,太子是何人,豈能是我這般人所能見的。”

溫玉言隨手拿了支竹筷遞給他,道,“你若敢,便拿著此物前往皇城東宮,我保證你能見到太子。”

“什麼?”柳文彥難以置信,甚至有些想笑,說,“就憑這筷子,就能見到處尊居顯的,太子殿下?”

“對,你們也是。”溫玉言對柳文彥身後的那群同窗言,“你們也可持竹筷,去東宮尋太子。”

那些人笑而不語,心中覺得甚是荒誕。

柳文彥遲疑,但還是伸手接過。

待十五和溫玉言離開後,那群同窗便笑話柳文彥,說,“柳兄,你不會真信吧,那人明顯就是在匡你!”

柳文彥也不是很相信,但他又覺得那位公子,氣宇軒昂非比尋常,像是位金枝玉葉的貴人,所以才鬼使神差的接下了這竹筷……

行了七八日,他們終於來到了海邊。

說實話這也是溫玉言和十五,生平第一次見海。

看著身前此景,溫玉言才知什麼叫“容納百川”什麼叫“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誇。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只有見過這世間的廣闊,才會知自己何其渺小,你以為高坐明堂便能且看天下,實則只是窺見了冰山一角罷了。

天下何其大,沒有人能夠一覽無餘。

十五走到海岸邊,低頭對著盒子喃喃道,“長孫霏霏,我帶你們來海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