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許三花進來,忙都招呼她坐,還端了糖水來,許三花不渴,但也沒有拒絕好意,接了碗喝了一口,坐在劉小草端來的小杌子上,看著老劉頭道:“劉爺爺,你們家人少,這忙著農活,給作坊做飯就顧不上的,我就想著到八月十五之前,你們也放個假吧,這段日子作坊裡的飯菜我另找人做。”

劉老爹也正是想提這個事呢,又怕不好說的,畢竟,這每天做做飯他們一家就跟著吃了還有工錢的好事,他們偏還請假,就怕許三花不高興。

但見許三花提出來了,劉老爹就笑道:“那敢情好,還是三花是周到人,那就這麼說了,等農忙完,我跟你劉奶奶就馬上接著做這飯。”

家裡人少,顧不過來,這事也不能強求不是?

莊戶人家,糧食重要,這事,她還是講理的。

至於做飯的人,她就暫時把家裡的何氏和張氏調過來,也行。

……

作坊一大半的人請了假農忙的事很快就都傳開了,許三花一進院門,老胡氏就問了起來。

“三花啊,這作坊這麼多人請了假,剩下的人可做的上來?”

各州府都供著調料呢,要是做不及,耽擱了生意可是不好。

這點許三花心裡有數,只道:“奶放心的,做得上的。”

至於豆腐作坊只剩七個人,眼下這作坊本也就只是供十里鎮和白節鎮以及淮水河灘的鋪子,還有王長興那裡和鍾望生那裡,十里鎮和白節鎮被王記搶了不少生意,每天要做的就少了不少,七個人加上週氏,也忙得過來。

想到王記搶生意的事,許三花目光有光亮閃過,嘴角扯了扯。

要是有本事琢磨透了吃食或者跟風仿著做,她一準放任不理,就像去年白地主開調料作坊一樣,憑本事摸索的,愛咋的咋的。

這世上做同樣的生意的人多了去了,就是看自己的本事嘛!

可是,這得了對家的方子照著對方做搶別人的生意,這點,就叫人忍不下的。

要不然,方子咋能叫方子呢。

……

一大早,王掌櫃揹著手出了門,打算吃了早點往鋪子裡去,他近來最愛吃橋口新開不久的那家蔡記早點鋪子的小籠包,叫上一籠包子,一碗稀飯,再配上蔡記獨有的醬菜,別提有多舒服了。

早點鋪子吃早點的人挺多,都是一個鎮上住著的,相互間就沒有不認識的,再說了,王記如今生意火爆,王掌櫃也是眾人嘴裡常掛著的人,見了他進來,少不得要打一番招呼。

王掌櫃一一頷首,神情得意得緊,又聽大家說起他爹大壽那天的熱鬧真是十里鎮絕無僅有的大熱鬧,這心裡就更暢快了。

一時間,早點鋪子裡都是恭維王掌櫃的聲音,冷不丁的,一個突兀的聲音插進來,顯得格外的不符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