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往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說港片已經陷入衰落的困境中,不過從前世來看,即使再挺個十年也沒什麼問題的。
接下來十年,港人北上以及合拍片是內地和香江交流的主流,既然大勢沒法改動,那麼怎麼在這個趨勢裡面吃到最好的那塊蛋糕就是林東峻要考慮的了。
畢竟,他現在也是內地最知名娛樂公司的老總,而且不出意外,未來十幾年民營影視公司龍頭之位不會有什麼改變的。
除了娛樂公司老闆之外,他還是目前內地最賣座的商業片導演。
從重生以來,除了第一部《呂得水》是抄的內地影片之外,他幾乎搬運的都是國外的電影,畢竟內地好的片子就那麼多,自己全都整出來,這不是挖自家人牆角嘛,反正國外優秀片子多得是,‘拿來’幾部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過這次酒會之行後,林東峻已經決定了在香江這邊也搞一家影視公司出來,畢竟即使未來港片再沒落,多多少少還是有不少優秀的片子的,比如《葉問》系列、《寒戰》、《十月圍城》、《買兇拍人》、《神探》等等,把這些片子搞出來,也足夠做起一家公司了……
而且,他對成立一家新公司重新發展並沒有多大的興趣,畢竟他總是外來人嘛,排外不管是哪個地方都存在的,實際上他看上了目前僵而不死的嘉和了。
這也是他在酒會上和嘉和的高管提起鄒紋懷的原因。
嘉和在香江影視圈的地位以及在華語電影走出去過程中的各種成績就不多說了,討論這個事情是繞不開這家公司的。
就像所有事物的發展過程一樣,嘉和在走過自己巔峰的20年之後,也走上了末路。
97年,鄒紋懷迎來70大壽,也迎來人生的滑鐵盧。他先是因為投資房地產虧了3個億,接著發現嘉和也已虧到債務纏身,97年,嘉和二當家何冠昌去世,98年,嘉和租賃了幾十年的片場到期被政府收回。
一連串的打擊把鄒紋懷打蔫兒了。
香江這小地方,影視公司對片場的依賴性就不用多說了,試圖東山再起的嘉和麵臨的當務之急就是新建片場。當時政府在將軍澳新批了一塊影城用地,鄒紋懷立馬參與競標。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早已退出電影業的邵一夫突然向其發難——聯合六家電影公司參與片場競標,而且贏了!
沒能拿下這塊影視用地,也意味著嘉和已經沒有再建自家片場的機會,也讓他直接失去了翻身的可能。
而且,98年嘉和的頭牌程龍也赴好萊塢發展,接著上市公司遭遇停牌,之後公司門口來了一位“野蠻人”林建越,雖然後來鄒紋懷請李黃瓜出手保住了公司。
不過嘉和之後一直是這種不死不活的樣子,股價幾毛錢,有好票房電影上映時股價漲一下,票房不行,股價立跌……
後來的嘉和嘛,林東峻當然是知道的,07年易手成天之後,吳老闆也沒什麼眼光,折騰了幾年,最後又賣掉了……
最後生生毀了嘉和這個在亞洲以及海外其他地方都有名的影視品牌……
林東峻前世還看到過相關新聞,有說打斷嘉和復生錯失新片場的雖然明面上是曾經的老對手邵一夫,不過後面的串聯人是王金,這才是幕後推手。
畢竟邵氏人家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買下了自家片場,在八十年代就已經關閉電影業務轉向電視了,十幾年後新買個片場重新發展電影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