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號,上午十點。

林東峻的臥室內,《曖曖內含光》劇組的七人都聚集在這裡等待什麼。

“為什麼還沒有通知呢?”楊曦在臥室內來回走動著,臉上的焦急神色顯露無疑。

林東峻看了看眾人,雖然大家都假裝沉得住氣,但是氣氛還是有點緊張,開口寬慰道:“不用擔心,我們一定會有獎項的!”

今天下午之前要是沒有收到組委會的邀請通知,那麼大家就可以捲鋪蓋滾蛋了,現在已經十點多了,越往後大家越心急。

柏林電影節的評審流程跟戛納類似,都是在電影節的最後一天,主辦方將評委們集中到城郊的一棟別墅裡,選出最終的評審結果。

所以,昨晚林東峻和鞏皇兩人也是最後一次親密接觸了。

別墅與外界是隔絕的,評委也不能使用通訊裝置。在討論出最後的獲獎結果後,到了晚上6點,頒獎典禮前夕,由警察護送評委們到電影宮。

而這天上午,如果沒什麼爭議的話,獲獎結果就會出來,組委會就會通知獲獎者參加晚上的頒獎典禮。所以,即使是入了競賽單元,如果今天沒有收到閉幕式頒獎邀請,那麼就說明與獎無緣,就可以定機票走人了。

(Ps:有時候接到邀請也可能只是嘉賓,拿不到獎。)

正在眾人沉思間,電話鈴響起了,大家一下子屏住了呼吸。

林東峻頓了片刻,馬上抓起手邊的電話,“嗯、哦、謝謝”了幾句後,重重放下電話,長出了一口氣:“我們被召回了!”

眾人聽到這句話,都舒了口氣,一掃之前的陰霾,臉上也綻放起了笑容。

“好了,先去吃午飯,晚上準時盛裝參加頒獎典禮!”

………………

實際上從電影節的倒數第二天,也就是昨天,電影節上的一些小獎就已經開始頒發了,比如青年論壇獎、費比西獎、德國藝術院電影工會獎、各種報紙評選的獎項,比如《柏林晨郵報》《柏林報》《勝利紀念柱報》都有評獎,不過比較重要的是前兩者。

青年論壇單元,展映世界各地的實驗電影和紀錄片,主要是年輕導演的作品,尤其重視視覺語言。不少著名的導演就是從這裡開始引起電影圈關注的,比如侯孝閒、墨鏡王、賈章柯等導演。

林東峻入圍的是競賽單元,所以對這個單元沒怎麼關注。不過,費比西獎就不一樣了。

費比西獎又叫國際影評人獎、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是在歐洲三大電影節和其他國際電影節上頒發的場外獎項,該將項不隸屬於任何影展單位,屬於國際影評人協會。

該協會每年都會在世界各地的電影節組成自己的評審團,並搶先在電影節頒獎大會前一步頒發獎項。

由於費比西獎跟電影節最高獎的重合率比較高,因此被媒體視為最高獎的風向標。如果哪部電影拿到了費比西獎,那無疑是最高獎的大熱門。

昨天下午確定的費比西獎中最終得獎的長片是法國導演克勞德·米勒的《屬於女人的奇蹟》和老謀子的《我的父親母親》。

所以,之後這兩部電影瞬間成了此次電影節爭奪金熊的大熱門。

不過,林東峻雖然對歐洲三大很多小獎項獲獎影片不太清楚,但是金熊、評委會大獎、最佳導演、影帝影后什麼的還是知道的。另一個時空中,有份量的獎項中並沒有《屬於女人的奇蹟》這部電影,《我的父親母親》倒是最後拿了評委會大獎。

………………

晚上六點多,盛裝打扮的《曖曖內含光》劇組全員在影迷的吶喊聲和記者的長槍短炮中走上了電影宮前的紅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