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好人真多呀(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一名是98年12月25號上映的《不見不散》,第三名是老謀子的《一個都不能少》,票房3000萬。
《呂得水》票房的巨大成功,林東峻和幾位主演此時風頭可是一時無兩。
這不,俞菲鴻和黃雷剛回來沒幾天,稍作休息後,就已經被安排去某些大城市電影院做一些宣傳,當然還有他們個人的相關採訪,還都挺忙的。
前段時間報紙版面上出現最多的就是《呂得水》、林東峻、傅標、張國粒、孫紅鐳等人的名字,俞菲鴻和黃雷因為在拍戲,曝光率稍微差了點。
回來後陳新明已經給他們安排了不少採訪和影院見面會……
《呂得水》首次拿下週票房冠軍,而且還是從《星戰》手中拿過來的,這兩天媒體報道可是熱鬧非凡,不過沒人提人家《星戰》前三週幾乎是毫無爭議的拿下週冠。
今年電影業又冷清了幾分,眼看馬上到12月了,除了大家期待的小鋼炮的第三部賀歲片,仍然沒有什麼好的故事片上映,大家對今年國內總票房可能創新低已經有了預期。不過《呂得水》的出現給了大家不少的驚喜。
還在北電讀書的不到二十歲的青年導演橫空出世,兩位老戲骨+三位年輕演員的主創團隊,為大家奉獻了一出讓人驚喜的諷刺喜劇片,在好萊塢大片的壓力下,仍拿下上千萬的票房。
滿滿的新聞爆點,特別是林東峻。不過在有人深入調查了林東峻的家庭背景後,就只把他的介紹放在了“天才導演”上面。
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讓不少一直認為國產片就是爛片代表的觀眾也開始注意這部電影,然後有些人還特意去了電影院買票實際體驗。
當然看完後大多數感覺還行,給身邊朋友安利的也不好。
實際上《呂得水》第二週能拿下上千萬的票房出乎了林東峻的預料的,後來才知道,這部片子得到的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
中影剛剛成立,很多領導人都還在想著怎麼燒起第一把火。然後《呂得水》就送上門了。
這部片子之前是北影廠投資的,也是北影廠的年度任務指標之一。北影合併到中影之後,理所當然就是中影的專案。
即使是內部的專案,發行資源也分三六九等。
《呂得水》剛開始得到的資源有限,不然也不會差點安排在《星戰》一週後上映。
現在的上映日期可是林東峻專門跑了一次領導才爭取到的。然後《呂得水》在首週三天以及之後幾天表現出色後,中影相關領導研討後立即有了新的指示:繼續加洗複製,聯絡影院加大排片,全力發行這部片子。
是的,這次已經不是簡單的一部普通電影上映了,中影想透過這部電影刺激票房市場,也是為中影的成立來個開門紅。
嗯,帶有某種正值任務的意味。
聽說新加洗的50個複製這周都已經投放下去了。實際上按照之前的預期,200個複製已經差不多達到市場飽和了,沒必要再投放了。不過現在中影要全力推動這部片子,林東峻也沒話說,舉雙手贊成。
票房嘛,當然是越多也好。管他用了什麼手段呢,只要不是虛報的就行。
按照一般的片子,上映兩週,盜版都已經橫行了,不過這次好像給某些影碟公司做了工作,延遲兩週出盜版。
所以,市面上暫時盜版很少。
既然天時地利人和都很不錯,林東峻除了打電話確定《曖曖內含光》的一些後期製作工作外,基本不再管《呂得水》的事情,他很期待,這部片子雖然達不到包場的程度,在中影的全力運作下,票房究竟能達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