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群懷揣著“農村教育實驗”夢想的教師,想要改變當時中國農村貪愚弱私的現狀,來到農村辦小學,這就是“三民小學”。

不過這個小學似乎有點“貓膩”,明明只有四位老師,教育局的名單上卻寫著五位:

原來當地缺水,為了解決生活用水問題,校長專門養了一頭驢來挑水,每天來回二十里山路拉水……

學校窮到連養驢的錢都沒有,於是他們以驢的名義,虛構了一名叫“呂得水”的老師申請工資。

沒想到教育局派出了特派員視察工作,特別要求五位老師必須全部到齊,實際上重點是來視察“呂得水”老師的。

黑燈瞎火也找不到替代的人選,眾人只好讓來修上課鈴的蒙古銅匠冒充老師企圖矇混過關。

之後的事大家就都能猜到了:

為了圓一個謊言,他們不得不編造一個又一個更大的謊言;牽涉的人越來越多,事態如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最後鬧得人仰馬翻,不可收拾,原本齊心的四人也都面目全非……

這就是整個故事的基本概要。

此時林東峻等人已經開始正式拍攝整部劇中的開始的這個場景。是的,基於整個劇組的良好狀態,這部戲已經正式提前開拍了,時間比原計劃的開拍日期早了五天。

早晨大家就簡單的準備了一個開機儀式,簡單的拜了拜,說了一些大吉大利、預祝電影大賣的話就算是完成了這個儀式。

後世業內比較流行的開機拜神儀式的全套流程基本上是03年之後港臺的眾多從業人員北上之後,才開始在圈子裡流行。港臺那邊比較重視這個,而且北上之後話語權也比較大,所以內地眾人也開始隨大流。

目前雖然也有港臺的劇組在內地開機或者取景,一般組內港臺那邊的從業者比較多的劇組也會舉辦相應的開機拜神儀式,也算是照顧港臺那幫人。

不過內地的劇組目前對這個並不怎麼重視,《驢得水》劇組基本都是內地的,所以,大家稍微搞了一下算是完成了任務。

此時,林東峻正站在監視器後面,看著整個畫面,場中四位主要演員已經進入表演狀態。

“校長,”黃雷飾演的裴奎山坐在會議桌前開始說話,“上個學期我們的學生流失太多,到期末來參加考試只有六個了。針對這個情況,我們應該放棄休息,利用這個假期,深入到附近的鄉村,挨家挨戶,去做適齡兒童家長的工作。”

傅標飾演的孫校長馬上開口道:“奎山,關於招生困難的問題,我已經考慮過了。我決定,從下個學期開始,咱們給來上課的孩子們適當的發一些獎學金。”

隨著校長的說話,鏡頭也給到了正在屋子角落穿衣鏡前照個不停的張一曼身上。

聽了校長的話,裴奎山便問道:“發獎學金啥意思?”

孫校長道:“就是鼓勵鼓勵嘛。”

裴奎山質疑道:“給學生髮錢,這不太好吧?”

卻在此時,孫紅鐳飾演的周鐵男提著壞掉的門鈴火急火燎走了進來,突然間來了一句,“我支援校長的意見。”

裴奎山不以為然,“你聽見啥了你就支援呀?”

“我不管!”周鐵男這人說話直來直去,“反正我就是支援校長。”

裴奎山轉向教室角落裡還在穿衣鏡前照個不停的張一曼身上,“一曼,發獎學金這個事你什麼態度啊?”

“啥獎學金呀?”俞菲鴻飾演的張一曼停下動作,轉過身來,莫名其妙的問道,似乎剛剛大家談論的事情,她根本就沒有走心。

“你支援就完了。”周鐵男這邊還是很直接。

“啊!”張一曼隨口道,“那我支援吧。”

裴奎山面色一變,“你倆支援有啥用啊?咱們哪有錢發獎學金啊……”

“我可以捐出我自己的工資……”正在講桌前鼓搗上課鈴的周鐵男頭也不抬的道。

“周鐵男要捐我也捐。”還不等裴奎山開口,穿衣鏡前的張一曼緊跟著出聲支援道。

聽了這話,坐在會議桌前的裴奎山抬了抬屁股,搓了搓雙手,抿著嘴唇認真道:“校長啊,我覺得發獎學金這個方式不太合適……”

還沒等裴奎山說完,黑板前教桌上的周鐵男摔打著上課鈴,怒聲道:“我去尼瑪,你想幹哈。”

林東峻版本中周鐵男的人設是一直說著東北話,在特派員面前才會帶上官話口音,不過還是有東北話的痕跡。

裴奎山被打斷,臉上的怒氣一閃而過,皺著眉頭,衝黑板方向道:“怎麼,不讓說話啊……”

便在此時,鐵男直接敲打那個上課鈴,恨聲道:“你想咋地!你想幹啥?!”

這完全就是指桑罵槐……罵的是鈴,實際上指的是裴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