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的內官按照規制,必須由萬歲爺差遣,不過事態緊急,如今南京和京師的訊息也是時斷時通,也不知道皇上那邊怎麼樣。”韓贊周悠悠說道。

“既然韓公公把話說到這份上,本王也不藏著掖著了,給韓公公透個底。”

也是時候拉攏一個掌握南京實權的大員了,史可法、趙之龍、韓贊週三人中,唯有韓贊周最有希望拉攏到他這一邊來。

“闖賊已經直逼京師,京師即將不保,為大明天下計,南京這邊應當早點準備,公公這邊亦當有所準備。”朱琳澤不再隱瞞,想要拉攏韓贊周,必須給韓贊周透露點實情,不然韓贊周不會站隊。

“若聖上和眾位皇子來南京,咱們自當擁戴聖上和眾位皇子,以延我大明國祚。若是聖上和眾位皇子未能抵南京,我等亦應當速速決斷,擁立福王,以安江南半壁,穩住局勢。”

“有南陽王這番話,福王府的架子,咱家就擅自做回主,幫襯著將福王府的架子搭建起來。”

朱琳澤給韓贊周透了底,韓贊周這才心滿意足地點點頭,答應給朱由崧派遣內官。

朱琳澤湊近韓贊周壓低聲音說道:“若是福王入繼大統,公公往後就是我大明內相,內官中的第一人,往後可得互相幫襯點才是。”

韓贊周已經站在大明太監的金字塔頂端,南京守備太監在大明朝眾多宦官職位中排第三,權勢比韓贊周高的大太監,也只有京師紫禁城內的司禮監掌印、秉筆兩位太監。

聽著只差一個名次,實際上的差距卻遠不止一個名次這麼簡單。司禮監掌印、秉筆可是天天伺候在皇上左右,和皇上自然也更親近,更受寵,其中的差距自然是不言而喻。

朱琳澤的這番話也讓韓贊周微微心動,要是皇上和諸位皇子從京師南下,肯定也還是更寵幸從京師帶來的內官。

而要是福王入繼大統,只要他韓贊周做內官的表率,鼎力支援,無論是論資歷還是貢獻,司禮監掌印這個位置,非他韓贊周莫屬。

到那時他韓贊周可就是二十四監內官之首。

“不管誰入繼大統,咱們說的不算,老天說的算。”

韓贊周指了指漆黑一片的天空說道。

福王府院內,賀方、嚴昌二人正在院外拿著根兩尺長的木棒,以木為刀劍切磋武藝。

兩人一來一往正打的不亦樂乎,見朱琳澤到來,兩人急忙將手中的木棒丟到一邊,向朱琳澤作揖:“王爺。”

“從今往後,福王走到哪裡你們就保護到哪裡,有什麼異動,馬上遣人到江東大營告訴本王。”朱琳澤對兩人交代道。

賀方、嚴昌連連點頭稱是。

交代完賀方嚴昌二人,朱琳澤帶著李奇和幾個貼身的親衛回江東大營。

路過茶肆聽見有人在談論滿清睿親王多爾袞和皇太極福晉大玉兒叔嫂通姦之事,指著報紙說的津津有味。

更有甚者說皇太極就是因二人通姦苟且之事敗露,遭了多爾袞和大玉兒的毒手,越說越離譜。

皇太極去年八月就死了,至於怎麼死的,史書上上沒有詳細而又明確的記載,各家眾所紛紜。

雖然滿清極力封鎖皇太極已死的訊息,但半年過去了,這麼大的事情是瞞不住的。也有小道訊息傳到了南京,說建奴奴酋已死,只是相信的人並不多。

這個訊息還是朱琳澤透過報紙佈告全南京,並給出了皇太極死亡的具體時間,一時之間南京舉城譁然,朱琳澤所辦的《大明日報》原本計劃每天只印一萬份,這一萬份報紙很快就被一搶而空。

沈漣不得不在第二天加印一萬份,將每日印製的報紙份數由一天一萬份提高到一天兩萬份。

不成想第二天報紙上的內容更為勁爆,標題就是:皇太極屍骨未寒,多爾袞私通福晉。剛發售還沒兩個時辰,兩萬份報紙瞬間就被搶光,南京城百姓對報紙的消費能力出乎朱琳澤的預料。

報紙的銷量朱琳澤最初的目標只是一天能賣個一萬份就好,哪怕是八九千份也能接受。沒成想現在一天賣個兩萬份都綽綽有餘。

朱琳澤走到茶肆坐了坐,打算聽聽這些市井百姓都在掰扯些什麼。

茶肆的茶客們討論最多的話題還是多爾袞和大玉兒之間的風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