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過帶著一千士卒冒著清軍綠營的槍林彈雨向前挺進。

在前進的道路上,有不順軍將士中彈倒下。

好在這一千順軍將士都是李過的親兵,其裝備水平在順軍中算是比較好的,可以做到人人著甲。

清軍用的火銃無論是射程、破甲能力、射擊精度抑或是殺傷力比起明軍的火銃都稍遜一籌。

加上清軍的開火距離較遠,因而這些被清軍火銃擊中的順軍將士還是有不少人能夠倖存下來。

一支軍隊能夠扛得住多大的傷亡和這支軍隊的個人勇武無關。更多的是和這支軍隊的組織紀律水平以及主帥的能力掛鉤。

望著身邊的怕袍澤們一個接著一個的倒下,要說李過麾下的這些順軍不怕,那是不可能的。

李過的這些親兵當然也怕死,只是有李過沖在最前面。主帥如此,這些親兵自然沒有退卻的理由。都硬著頭皮跟著李過一起向清軍綠營的軍陣挺進。

五十步。

四十步。

三十步。

李過眼見自己距離清軍綠營的軍陣已經越來越近,清軍綠營兵們的臉龐也漸漸清晰了起來。

魏彰見狀,手裡握著的腰刀也在不聽使喚似的顫抖著。

他孃的,明朝的新軍難纏,順軍什麼時候也變得的這麼難纏了?

魏彰,乃至大部分的綠營兵軍官早先都是漢軍八旗出身。

入關以來和李自成的順軍交過手,李自成的順軍要比明軍普通的營兵(高傑所部的營兵除外)稍強,但遠在明朝新軍之下。

這是魏彰對順軍戰鬥力的認知。魏彰不明白,什麼時候順軍也變的如此難纏了?

綠營兵們見狀也為之駭然失色,他們都因為明朝新軍是硬骨頭,順軍是軟柿子。沒想到最後軟柿子竟是他們自己。

“放!”

順軍這邊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畢竟李過的這支親兵隊伍從未抵近到敵陣前如此近的位置。

隨著他們距離清軍綠營的軍陣越來越近,他們的傷亡也陡然增加。

順軍的隊伍也隱隱出現了一絲鬆動,雖然清軍望著越來越近的順軍開始變得手忙腳亂,裝彈也開始變的不利索。但打出去的銃彈,準頭卻是大大增加。

順軍將士得到了開火的命令,急忙舉起早已裝填好的火銃,毫不猶豫地扣動了扳機。

李過的這支親兵裝備的火銃是馮雙禮剛剛從軍庫裡調撥出來的最新式的燧發火銃,其準頭和殺傷力都遠勝於清軍發火率只有七成左右的燧發火銃。

綠營兵的著甲率並不高,清軍在短時間內搞出來二三十萬綠營,自然是不能指望這些綠營的裝備水平有多高。

除了軍官有著甲之外,很多綠營兵的底層士卒就只套了一件號衣。

因此面對順軍近距離的火銃齊射,綠營兵傷亡慘重。只一輪排槍,就壓垮了士氣瀕臨崩潰的綠營兵。

魏彰也被順軍的流彈射中,綠營兵群龍無首,瞬間亂作一團。

甚至出現了爭先逃跑,互相踩塌的時間。

李過見狀隨即率軍向這些潰散的綠營發起衝鋒,順軍的將士個個都跟打了雞血似的,一窩蜂地衝向潰逃中的清軍。

“就這麼贏了?”

李過沒料到明軍教給他們的這套戰術這麼好用。

當初明軍在教授他們這套打發死,順軍上到軍官,下到普通士卒基本上都不接受明軍的這套戰術。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明軍的這套戰術簡直就是啊讓人去送死。甚至有不少順軍將領一致以為,明軍是故意傳授他們這套戰術,讓他們去死。

畢竟大順和明朝是盟友的同時,也是有著血海深仇的競爭對手,難保會對對方留一手,甚至是落井下石。

李過的當初的想法和順軍的軍官們大同小異,也並不認可明軍的這種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