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東線戰場(第3/3頁)
章節報錯
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成軍之戰,艾能奇並不希望讓其它的部隊來插手。
兩百多個清軍堡壘雖多,但慢慢拔忠貞軍也能將他們一一拔除。忠貞軍又不是沒有炮兵。
“艾副軍長,什麼忠貞軍,什麼其他軍,還不都是新軍,都是大明朝的軍隊,都是閩王和朝廷的軍隊。”劉文秀斥責道。
劉文秀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現在戰場上情況有變,他也不敢擅自做主。從大局出發,除非已經和清軍交戰,不然的話,這件事還是要事先告知李定國,讓李定國拿主意。
“你是軍長,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艾能奇冷哼一聲,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李定國在得知清軍變更部署之後也頗感意外。
新軍的每個軍雖然除了各哨所屬的炮兵之外,後面又單獨配置了一個炮營以備不時之需。
只是軍屬炮兵的炮營,所攜之炮皆是小炮,畢竟大口徑的重炮雖然威力大,但炮也沉,會拖累步兵的行軍速度,因此上面權衡再三,還是給軍屬炮兵營配置了小炮。
當然,除了所配備的火炮之外,軍屬炮兵的訓練水平也不如專門的炮標。
畢竟只有講武堂炮兵科的成績比較優秀的畢業生才能到炮兵標任職,成績比較差的要麼塞到軍屬炮兵營,要麼塞到哨屬的炮兵棚去了。
李定國遂而決定出動炮兵標前往濟寧州,協助忠貞軍作戰。
同時也將手裡的兩標神策軍以及騎兵的四個營全部調了出去,歸劉文秀和艾能奇指揮。
李定國也清楚這一仗是忠貞軍的成軍之戰,對忠貞軍至關重要。
因此下發的軍令文書也都是配合忠貞軍作戰,讓忠貞軍充當主角。
過年前的前幾天是戶部最為忙碌的時候,根據閩王的要求,戶部必須在年前算好今年的賬,給明年做參考,而在明年便不再做去年的舊賬。
要做好朝廷一年的賬,這個工作量可想而知,好在閩王也體量他倪元璐的工作不好做,從從帝國大學商學堂和海關學堂裡選了三百多名帝國大學堂的學生到戶部實習,其實也就是幫戶部一起做賬。
倪元璐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帝國大學商學堂的學生辦事得力,辦事效率極高,做起事情來有條不紊。
望著這些還穿著帝國大學青色制服,佩戴著帝國大學校徽的學生熟練地敲打算盤,在紙上寫寫算算,對有問題的賬目立馬提出疑問的認真模樣,倪元璐也感慨長江後浪推前浪,後生可畏。
倪元璐甚至已經考慮是不是把他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送入大學堂深造。反正這幾個不成器的傢伙也不像是能中科舉的料。
《踏星》
“倪尚書,這是今年各賬目匯總,不含這次的軍費,按照戶部所提供的賬簿,戶部今年累計虧空五百六十八萬銀元。”
陳思進是大明帝國大學海關學堂的學生,海關學堂不比商學堂。
商學堂是在大明帝國大學成立之後才成立的,而海關學堂成立的時間比講武堂晚不了多少。只是後來成立明帝國大學堂之後,海關學堂也隨之併入了帝國大學堂,校址也從竹塹搬到了南京。
虧空五百六十八萬銀元,要是換在崇禎朝,得知這個數字後倪元璐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泰然自若。
各大海關今年的稅銀已經解付南京,南京的海關總署也在做賬。聽說這筆錢不會少於五百萬兩,除此之外,今年比往年多了一項船引的收入,竹塹的造船廠今年也完成了不少商業訂單,這些錢要是算進來,今年就不虧空了,不僅不虧空,甚至還能略有盈餘。
至於軍費,已經發行量八百萬兩國債,用不著他倪元璐操心。
給閩王當戶部尚書,可比給先帝思宗皇帝當戶部尚書舒坦多了。
倪元璐眯著眼睛望著眼前這個舉止得體,相貌端正的後生,心裡很是喜歡。更兼其面對一個堂堂戶部尚書都能面不改色,這讓倪元璐對陳思進刮目相看。
“陳思進,名字不錯,你可是出身書香門第之家?可曾婚配?”倪元璐盯著陳思進胸前的銅製銘牌,銘牌相當於是帝國大學學生的照身帖。上面刻有佩戴著的名字和學號。
倪元璐觀察了陳思進很久,這幾天下來,這個年輕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觀其氣質,想來也是出身書香門第之家,正好他的小女兒還未曾婚配,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倒是個不錯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