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將計就計(第2/3頁)
章節報錯
朱琳澤對待左良玉的家屬可以說是良心至極了。
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雖然無才無德,但朱琳澤還是讓左夢庚承襲了左良玉的爵位,在南京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偶有鬧事,只要是不太過分,朱琳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女左羨梅也已經是貴妃,其外孫朱琚楚還是皇長子。對於這個結果,左良玉要是泉下有知也能含笑九泉了。
不過高傑的情況又和左良玉有所不同,左良玉生前和他是姻親關係。
當初他實力尚弱小之時,左良玉也給了他很大的幫助,就連女兒都嫁給了他。
而高傑和他並無姻親的關係,怎麼處理高傑的家屬,也讓朱琳澤犯了難。
“高傑之妻邢氏,要讓他高傑之子高震認李定國為義父,陸先生以為如何?”朱琳澤繼續問道。
“諸將之見互認義子義父終非幸事。”
陸聞達的想法和朱琳澤不謀而合,也是反對將領之間互相認義親攀關係。
既然高震不能認李定國為義父,那認黃得功為義父自然也是無稽之談。
朱琳澤心裡也明白,邢夫人之所以要讓高震認李定國為義父,無非是沒有安全感。
魯鎮作為開國最後一鎮,高傑驟然死去,魯鎮上上下下一下子沒了主心骨,她一個婦道人家沒有安全感朱琳澤也能理解。
現在還是在戰時,魯鎮之尚有三萬多的能戰之兵,要是處理不好和魯鎮的關係,這三萬魯鎮營兵會有什麼舉動誰也無法預料。
“高傑戰功卓著,以身殉國,理應封賞,晉高傑為興平王,加太子太傅,其爵由其子高震承襲。”朱琳澤對陸聞達說道,“下旨讓人將高震帶回來,告訴邢夫人,讓她在山東安心指揮魯鎮之兵作戰,孤認高震為義子。”
陸聞達點點頭,這樣的處理方式雖然有些太厚,不過卻做得非常很好。
反正爵銜現在只是閩王一句話的事,最後不過到朱由崧那裡走個過場,也沒有多大的成本可言。
靠爵銜就能籠絡住三萬多的魯鎮之兵,這可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當然,陸聞達也清楚後面肯定會有大臣跳出來反對,不過以閩王的手段,想要壓過這些反對的聲音也不是什麼難事。
陸軍參謀部的參謀長閻應元和新晉的副參謀長程蕊芳聞訊趕來。
朱琳澤將楊文送來的情報遞給他們,讓他們重新制定作戰計劃。
陸軍參謀部的幾個參謀給出的建議都非常常規,也可以說是平庸,無非是調兵增援湖廣和豫南,以及讓李自成出兵增援。
當然幾個參謀在要調的兵上有所分歧,有的是主張將山東的神策軍或者部分標的忠貞軍回掉豫南和湖廣。
朱琳澤對這個提議並不滿意,讓李自成出兵增援,這本來就不靠譜。
讓兩標神策軍甚至部分標的忠貞軍回援豫南和湖廣,且不說半路上會不會被清軍騷擾甚至阻截,就算到了豫南和湖廣,也必然疲憊不堪,戰力大減。
朱琳澤總感覺這麼做像是被多爾袞牽著鼻子走一般,他很不喜歡這種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感覺。
“清軍既然調精銳之兵到豫南和湖廣,清軍在山東的兵力部署定然大不如前,我軍何不將計就計,一舉收復山東,進而佯攻北直隸,甚至是京師。
如此一來,清軍定然陣腳大亂。閩王若是擔心豫南和湖廣有失,可調遣貴州和廣西的虎賁軍進入豫南和湖廣,增強湖廣和豫南地區的防禦力量,以確保豫南和湖廣無虞。”
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程蕊芳說道。
程蕊芳有從軍之心,只是礙於她的性別和身份,想要到前線直接統兵是不現實的。
因此在自學了講武堂的課程之後請求朱琳澤將她調等到陸軍的參謀部。陸軍的總參謀部就在南京,朱琳澤拗不過程蕊芳,最終還是同意了程蕊芳的請求。
“如此甚好,只是要大軍主動出擊,其所要的軍費可比防守要多不少,再者,收復山東之後,經略山東所要的錢糧,更是難以估量。”閻應元上前說道。
之前閻應元給出的作戰計劃也是比較保守的,閻應元對朝廷的財政狀況多少有些瞭解。因此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更傾向於省錢的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