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多鐸這個慫崽子(第1/3頁)
章節報錯
雙方在樓山關外擺開陣勢對戰。
由於禁衛軍肩負守衛兗州,拱衛南直隸的重要任務,這次李定國所帶來的禁衛軍僅僅只有三標,其餘的兵馬則有兩標神策軍,兩標虎賁軍。各軍人馬共計四萬兩千餘人!
這四萬兩千餘人可都是實打實的戰兵,雖然戰鬥力不能禁衛軍這種老牌新軍精銳相提並論。但也足夠讓清軍喝一壺的。
之所以帶上神策軍和虎賁軍的四標兵馬,是因為朱琳澤向藉此機會鍛鍊鍛鍊神策軍和虎賁軍。
畢竟神策軍和虎賁軍剛剛成軍不久,軍中很多還是左良玉和黃得功的舊部。想要讓這些士卒儘快成長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到前線打幾場硬戰練兵!
清軍方面兵員的構成較為複雜,由賀珍麾下的四萬多雜兵,尚可喜和耿仲明的五十五營,兩萬多綠營兵,以及一萬餘滿蒙八旗兵組成。
單純論兵力,不算困守在樓山關內的大西軍,清軍在兵力上有著明顯的優勢。
只是清軍這邊不是所有的兵都堪用,能做作戰的部隊滿打滿算也只有兩萬多綠營兵和一萬多滿蒙八旗兵能打。
金勝和夏完淳很想出城和清軍野戰,以減輕李定國的壓力。
只是連日的戰鬥他們麾下計程車卒傷亡慘重,活下來計程車卒也是精疲力竭。
這種狀態之下,貿然出關城和清軍野戰他們誰都沒有勝算。不僅不能幫到李定國,反而會給李定國添亂。
金勝和夏完淳最終還是選擇了留在樓山關關城,繼續守衛樓山關。
守住樓山關,就是最大程度地幫助到了李定國,
城牆上,大西軍的將士們見到李定國的帶領的部隊,無不是歡呼雀躍。
李定國早先也是大西軍的核心將領,大西軍中的老卒們對李定國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就好像這支遠道而來的援軍不是明軍,而就是他們大西軍一般。
尚可喜和耿仲明此時是欲哭無淚,前幾次他們所遭遇的南明新軍最多也就兩三標,撐破天一兩萬的兵馬。不成想這才一年多的時間,南明朝廷就跟變戲法似的變出了四萬多新軍。
面對數量和規模如此龐大的南明新軍,二人簡直就是欲哭無淚。
更可氣的是現在連跑都跑不了,尚可喜和耿仲明此時將多鐸派出去的那些哨騎全家女性都問候了個遍。
什麼八旗精銳,四萬多南明新軍到眼皮子底下才發現!他們現在很懷疑八旗哨騎的業務水平。
“兄弟,我腿抖!”
一個從未見過這等陣仗的綠營兵手裡顫巍巍地握著破舊的鳥銃,似乎再開一槍,整支火銃就要散架一般。
“他孃的,別說了,老子褲襠都溼了。”
另一個年紀稍大的老兵忍不住緊張地吞嚥了一口口水說道。
“這麼多南明新軍,咱們能打的贏嗎?”又一個綠營兵對這場戰事的結局感到擔憂。
“二劉子,你還想贏?這少說也有四萬多南明新軍,除非滿八旗全在這裡,否則別想贏!”
“能活著撿條命都是祖上積了德啦,還想贏?做白日夢呢?”
“一會兒咱們朝明軍的軍陣放上一槍就跑吧,也算對得起咱們吃的皇糧。”
“小點聲,一會兒讓什長聽到了,非一銃結果了你不可!”
......
綠營兵們勉強以營為單位,排成軍陣。
由於這幾日的攻城,綠營各營傷亡不一,此時的綠營兵軍陣人數非常不均勻,有的綠營兵,比如尚可喜和耿仲明的親兵營,沒有參戰減員,因此軍陣齊整。
有的炮灰營傷亡慘重,人數只剩下了三四百人,陣型也稀稀拉拉的,不堪入目。
“舉銃!”
在南明新軍進入距離綠營兵軍陣只有一百三十多步的距離之時,清軍綠營的各營營官下令舉銃。
清軍營官們命令一下,綠營兵們手裡舉著五花八門的火銃,燃起火繩,將銃口對準了前方的南明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