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火力覆蓋(第3/3頁)
章節報錯
再者,闖軍現在只有荊襄一隅之地,就這一隅之地還岌岌可危,大順早已經不是崇禎十六年、崇禎十七年初的大順。在這一隅之地,大順政權除非能收復山西或是拿下湖廣江南,不然爺難再爭天下。
“閩王高義。”劉芳亮歎服道。
換做是其他主帥,這些武器定然不會輕易許人。
朱琳澤組織了整整一標人馬,劉芳亮這邊也出了三千人,總計九千餘人向新野城北部的清軍主力營寨發起進攻。
豪格和阿爾泰見明軍停止炮擊,向他們發起衝鋒,便迅速組織正藍旗的八旗兵們就地結陣防禦。
訓練有素的清軍迅速結陣完畢,以待明軍。
進攻的順軍由果毅將軍辛思忠指揮,緊緊跟在明軍軍陣之後,等明軍打完銃炮之後,上前和清軍搏殺。
原野上響起熟悉的擲彈兵進行曲,禁衛軍將士們踩著擲彈兵進行曲的鼓點朝清軍逼進。
上次追擊順軍殘兵,僥倖從明軍手裡撿回一條命的正藍旗牛錄維翰聽到這熟悉的鼓點聲和嗩吶聲兩腿抖的跟篩子似的,捉在手裡的刀也拿不穩。
前幾日的場景依稀在目,這首曲子在維翰看來並不是簡單的曲子,而是索命曲。
很快,明軍進入了清軍弓箭手的射程。
步弓的射程要比馬弓長的多,在兩軍還有一百一二十步左右的距離之時,清軍的步弓手就開始嚮明軍拋射箭矢。
禁衛軍各營哨的軍官也不是第一次和清軍交手,面對清軍步弓手的拋射早有準備。前方的長槍手舉盾格擋清軍的迎面而來,力道十足的箭矢。
清弓的破甲能力極強,且清軍喜歡將箭頭在糞便中浸泡,被清軍箭矢射中,必是凶多吉少。
好在在一百步左右的距離,清軍步弓手所發出的箭矢雖能破甲,但破甲能力有限,且前方的長槍手內著鐵甲,外罩布面甲,還能擋一擋清軍的箭矢。
但只著一層布面甲的火銃兵,清軍的箭矢還是能穿破,清軍的一輪拋射下來,百餘名中箭的火銃手中箭倒在行進的途中,失去了戰鬥力。
一旁的袍澤對此熟視無睹,依舊耳朵聽著軍樂,踩著鼓點前進。
見明軍盯著清軍箭矢的拋射不顧一切地繼續向前衝,不停下來以火銃還擊,劉芳亮不解道:“閩王,為何不停下來以火銃還擊清軍的步弓手,清軍步弓手射術精湛,如此下去,傷亡必然慘重。”
“火銃射程有限,破甲距離更是有限,滿八旗的清軍戰兵著兩層、三層甲者比比皆是,這個距離打火銃,未必能重創清軍。”朱琳澤淡淡說道,“狹路相逢勇者勝,打仗拼的就是勇氣,只要能行進至清軍陣前二十步內開火便是勝利。”
朱琳澤對禁衛軍的將士有信心,他相信這點傷亡,禁衛軍的將士還是扛得住的。
清弓強大的破甲能力是由弓的大拉力換來的,清軍的步弓手射不了幾輪,越到後面清軍的步弓手就越疲軟無力,而他的火銃兵並不存在這個問題,裝填好之後只要扣動扳機便能源源不斷地向強軍軍陣傾瀉銃彈。
“咱們能衝到清軍面前?”望著清軍密集的箭雨,劉芳亮不禁皺眉道。
“能不能衝到清軍陣前,一會兒就知道了。”朱琳澤淡然中透露著自信。
此時李定國和高傑已經肅清了新野城南面的清軍,還沒打掃完戰場,便率軍來到了北門。
新野城的百姓望著明軍將士肩挑手拎,拿著韃子的首級招搖過市無不駭然。
“新野城南營的清軍已盡數伏誅,攻斬獲清軍首級一千四百二十級,俘獲清軍一百八十餘人,都是正藍旗的滿洲韃子。”
李定國向朱琳澤彙報了新野城南營一戰的結果,李定國彙報完之後高傑還忍不住吐槽一句。
“正藍旗的韃子沒有正白旗的禁打。”
朱琳澤只是淡淡一笑,對此他並不多作評論,這倒不是正藍旗的八旗兵不如正白旗的八旗兵禁打的問題。
今天的情況和當初在聊城的情況不一樣,經過幾次大戰的洗禮,明軍積累了對清軍的作戰的經驗,明軍的裝備也得到了更新。
禁衛軍已經全部換裝了燧發銃,淘汰下來的火繩槍也裝備到了高傑的營兵手裡。而且當初可沒有擲彈兵這個兵種,擲彈兵也就在今年才剛剛投入實戰。
不是清軍變弱了,而是他們變得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