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的清軍,糧食肯定還沒他們來的充裕。圍困垣曲的清軍李定國粗略地估算了一番,少數也有六七萬人,每天所要消耗的糧食比他們要多得多。

至於火藥,除非清軍一直不間斷地攻城,不然這些火藥也夠用。

李定國估計清軍不間斷攻城的可能性也不大,有了聊城一戰的教訓,相信無論是滿洲八旗還是漢兵都不會甘心當炮灰。

“為了將這批糧食運抵垣曲,輜重營可是僱傭了六千多民夫,足足花了兩萬四千兩白銀。輜重營現在只剩下六千兩銀子的經費了。”常凱申向李定國抱怨道。

“只要經費花的合理合法,本軍再向閩王申請批一些便是。”李定國說道。

經費的問題他倒是不擔心,閩王在軍費方面向來慷慨,從成軍到現在從未拖欠過將士們一天的餉銀,軍中經費也是有求必應,比較難受的一點就是南京方面經常不定期派人來軍中查賬。每一兩軍費的用處都要跟他們交代的清清楚楚方才罷休。

“圍城的主力是吳三桂和高第的關遼軍。”金勝三步並兩步走上垣曲破損的城牆,對李定國說道,“著白甲的滿八旗兵不過千餘人,應該是來督戰的。”

說到督戰李定國不自覺地看了一旁的張煌言一眼,這讓張煌言感到有些不自在。

“咳咳,仗怎麼打,諸位將軍說的算,張某不過問兵事。”張煌言有些尷尬地乾咳了一聲說道。

“要是沒有吳三桂和高第這兩個狗腿子,這一甲喇正白旗的滿洲兵,咱們非給他全殲了不可。”高傑粗大手拍在城牆,望著城外的清軍軍營恨恨地說道。

換做是在以前,面對清軍這等陣仗,他早就撒丫子跑了,更不用說淡定地留下來守一座小縣城。

高傑軍中也照貓畫虎,學著李定國的樣子練了三千火銃兵,現在正是檢驗他這些火銃兵戰力的時候,面對城下的清軍,高傑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要是沒有關遼軍,來的也不會只有一甲喇的滿洲八旗兵,少說也要來一固山的的滿洲八旗兵。”李定國笑道。

城牆上的諸將正談笑間,按照慣例,吳三桂派來了勸降的使者,李定國見也不見直接將吳三桂的使者轟了回去。

“狗沒有資格和咱們談判,要談讓你們家主子來談。”李定國拿著鐵皮喇叭在城牆上對吳三桂的使者喊道。

勸降的使者灰溜溜地回去向吳三桂原封不動地轉達了李定國的話。

氣的吳三桂和高第大怒,哈林聽了卻很高興,李定國說不和吳三桂這走狗談,讓吳三桂的主子來談,他不就是吳三桂的主子麼?

這些明軍戰力非凡,要是能說服這些明軍棄暗投明,......不,是棄明投清,為大清所用,那他哈林可是大功一件啊。

哈林欣喜非常,讓身邊的通事帶一個牛錄章京,並準備了禮物和城內的明軍談判。

“這夥明軍明軍是鐵了心的要和咱們大清相抗到底,怎麼會降我大清?”

哈林的做派讓吳三桂感到不舒服不說,更讓吳三桂感到這個哈林未免也太沒腦子了。這些使者必然是有去無回。

“吳三桂!你這廝怎敢和主子頂嘴?”哈林憤然起身,整理一下不整的衣冠,“這些明軍要能為我所用,乃是大清的一大助力,可比爾等名不副實的關寧軍強不知多少倍!”

哈林只當吳三桂要礙著他立功,這些明軍要能降,他守糧不利之則不僅能一筆勾銷,豫親王還會給他記上一功。

見哈林態度如此堅決,吳三桂不再多言,只是憋著一肚子怨氣退出帳內,嘴裡輕聲抱怨道:“當初豫親王大軍雲集聊城,鏖戰數日這些明軍都不降,現在怎會不戰先降?”

清軍通事王進忠隨同牛錄章京克色立以及克色立麾下的十幾名滿洲兵帶著一些金銀前往垣曲城。

“滿洲軍中真有這麼沒腦子的人?”見幾個白色布面甲的滿洲兵拖了幾車金銀錦緞來到城下,高傑倍感詫異,不可思議地揉了揉眼睛。

李定國也是失聲大笑,對一旁的輜重營營正常凱申道:“輜重營的經費有著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