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江西水利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是袁繼鹹還是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大明朝的縉紳是什麼嘴臉朱琳澤可比袁繼鹹清楚。指望他們捐錢捐糧,無異於是痴人說夢。
“當年本王在南京治疫,求爺爺告奶奶都沒求到多少錢糧。袁總督在江西又能籌到多少錢糧?”朱琳澤搖了搖頭,嘆聲道,“既然袁總督想為江西的百姓做些實事,修潯陽江和贛江水利到底需要多少錢糧,還請如實相告。”
朱琳澤的做事原則是要麼不做,要麼就把事情做好。錢糧不到位什麼事情都別想做好,就算做了,到時候也是豆腐渣工程。
朱琳澤不想最後銀子花了,卻換來一個還不如不修的豆腐渣工程。
“閩王目光如炯。”
見袁繼鹹沉吟不語,左懋第開口打破了僵局:“事前左某和袁總督商議過,若想興修潯陽江和贛江之水利,至少需銀百萬。”
“這才是實在話嘛。”朱琳澤笑道,“還是左巡撫實在。”
“誠如左巡撫所言,若想修好,百萬兩隻怕還不夠。袁某向倪尚書報的是五十萬兩,被倪尚書駁回了。”袁繼鹹低頭說道。
“倪尚書那邊的五十萬兩,本王回頭和倪尚書商議,現在戶部是沒錢。不過等查抄罪官的家產拍賣完,戶部這邊也能擠出一些銀子來,興修水利,關乎國計民生,萬不可怠慢。”朱琳澤說道,“閩王府這邊可先批給江西五十萬兩白銀。”
袁繼鹹、左懋第等人大喜,正要致謝,朱琳澤卻讓他們別高興太早。
“興修水利要的可不僅僅是河工,還需通曉水文之人,聽說江南河道總督衙門、南京河道監、還有工部下面的都水清吏司,有不少精通水文的人才。
本王去這些衙門蒐羅一些人才,同閩王府的幕僚組成一個水利局,前往江西專門負責督辦此事,到時候江西那邊要配合他們的工作。”
這些錢朱琳澤並不打算讓江西地方經手, 以明王朝行政機構現在低下的辦事效率以及各級官吏的漂沒能力,五十萬兩白銀下去,要是能有二十萬兩落到實處,那都是他們良心發現。
竹塹那邊倒是有不少興修水利的人才,竹塹的水利修的就很好。不過各地的地理條件和水文條件大相徑庭。就算把那些人調到江西,也未必能修好潯陽江和贛江的水利工程。還是在南京的各衙門蒐羅人才比較穩妥。
大明朝基層不缺人才,缺的是給這些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
江西並非前線,目前暫時安全,不用擔心在江西的投資打水漂,投資江西,讓江西早日恢復生產並無不妥。
朱琳澤話剛說完,就聽見大街上一陣喧囂,似是有人在鬧事。
朱琳澤心下不悅,喊來店小夥,詢問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還不是糧食的事,外地來的糧商不守規矩,擅自壓低糧價,和本地糧商鬧了起來。”店小夥早就對這種情況見怪不怪了,“俗話說的好強龍不壓地頭蛇,更何況南京現在是正兒八經的國都,這些地頭蛇就是地頭龍,那些外地的糧商多半是要吃虧,也不是一回兩回了,這些外地佬可真不長記性。”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