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了劉良佐之後他就能夠打道回南京,處理朝堂上的那副爛攤子。

馮雙禮在收到朱琳澤的命令後非常興奮,終於又有仗可以打了,連夜從講武堂中挑選了四十名講武堂三期的學員以及四百名講武堂速成班的學員就地任命。

講武堂的軍官從來都是在閩王發放畢業證書之後根據成績親自任命,不過事急從權,朱琳澤遠在山東不可能飛回江東大營任命軍官。

因此朱琳澤將這次的講武堂生軍官任免之權暫時交給馮雙禮,由馮雙禮酌情處置。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三期的學員只差一個月就能完成全部課程,而速成班的學員雖然文化底子好,但他們的課程只完成了一半左右。

權衡之下,馮雙禮讓三期的學員擔任哨長和排長,速成班的學員除了極少數成績優異者能夠擔任排長之外,餘者皆下放到各棚棚長。

馮雙禮的這一標新兵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文化程度最高的一支軍隊。

就連李定國在聊城的閩王軍五營閩王軍老卒,軍官的識字率也沒達到一半。

而馮雙禮的這五營新卒,棚長的識字率近乎接近百分之百......

這些讀書人剛剛進入講武堂的時候心高氣傲,不把馮雙禮這些泥腿子出身的教導放在眼裡,但這兩個月來的訓練,早已經被馮雙禮這幾個教導用教棍、訓鞭收拾的服服帖帖的,讓他們明白了什麼是閩王軍講武堂的規矩。

兵工廠剛剛生產出來的火器軍械全部支援了北方前線的老卒,馮雙禮對武器的問題非常頭疼,不過閩王已經下了死命令,戰事緊急就算是拿著燒火棍也要上前線。

馮雙禮訓練的這五營新兵只有一營的火銃,這些火銃平日訓練還是各營輪流著用。馮雙禮不得已,只能將庫存即將報廢的火銃全部搬了出來,勉強湊齊了三營的火銃兵。

不過南京兵工廠剛剛出產的五百件布面甲卻被馮雙禮給截了下來,分發給各級軍官。士兵的披甲率不能保證,但軍官的披甲率,還是要儘量滿足,這些軍官的培訓成本太過高昂。

馮雙禮率部乘舟沿江東下,隨即沿運河北上,過揚州,抵達高郵州,直逼淮安。

在高郵州,馮雙禮遇上了兩個老熟人。

“閻先生?”

馮雙禮曾經和閻應元一起剿滅過南沙島海寇顧三麻子,因此認得閻應元。

此時閻應元和陳明逢一起,正帶著三千江南鄉勇北上。

“原來是馮營正。”閻應元迎了上來,向馮雙禮打招呼。雖然閻應元是讀書人出身,且有功名在身,不過他對武人並沒有什麼架子。

陳明逢緊跟在閻應元身後,向馮雙禮問好。

馮雙禮在北伐之時因貪功冒進,被閩王貶為營正的事情他們也聽說了,故而以營正相稱。

“閩王有令,這仗打完馮某馬上就能重新擢升標統。”馮雙禮樂呵呵地笑道,他非常珍視閩王給他的這次機會,對拿下劉澤清志在必得。

“恭喜恭喜!閻某在此先向馮標統道喜了。”閻應元爽朗地笑道。

“二位此番緣何北上?”馮雙禮望著閻應元、陳明逢身後黑壓壓的一片鄉勇問道。

“閩王有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有難我輩亦當挺身而出。”閻應元回道,“我等一是感念閩王給江南百姓在亂世之在打下來一片安穩之地,江南百姓得以不受兵禍之苦,二是受祁總督所託,帶這些江南鄉勇北上以解淮安之圍。”

“閻先生,如此說來,咱們又能並肩作戰了。”馮雙禮大喜道。

閻應元有統兵之才,在南沙島剿匪時的表現非常亮眼,比衛所軍官出身的肖琦還要出色。因而給馮雙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能和馮標統並肩作戰,乃是閻某此生之幸事,有閩王軍隨同北上淮安,劉澤清之亂旦夕可平。”

閻應元率三千江南鄉勇北上的目的雖然是討伐扯旗叛明降清的劉澤清,但他也知道僅僅只靠這些鄉勇想要平定劉澤清之亂無異於是天方夜譚。

閻應元的目的並不在於消滅劉澤清的叛軍,而是意在拖住一部分劉澤清的叛軍,以減輕馮元飈的壓力,堅持到閩王軍南歸。

但現在馮雙禮率五營閩王軍新卒北上,他們的勝算將大大增加,不用等閩王軍的主力歸來,直接平定劉澤清所部的叛亂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