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八旗兵的命金貴,但漢軍的命卻不值錢,反正漢人多的是,死了再從漢民中抓丁補充便是。

薩塔布咬咬牙,很快做出了決斷,他親自率兩個牛錄的人馬,總計九百多兵丁壓了上去,以期一舉拿下衡水城!然後再血洗了這座鳥城!

薩塔布親自率兩個牛錄壓陣,前線的滿洲兵為之士氣大振,原本一直龜縮在盾車後面的輔兵和跟役也壯起了膽子,舉著牛皮盾牌繼續填充壕溝。

衡水城城牆上,高傑望著城下被打得像縮頭烏龜似的八旗兵直呼痛快。這也重新整理了高傑對火銃的認知,原來火銃在會用的人手裡還能爆發出這麼大的威力,居然能夠重創滿洲八旗兵!

高傑盤算著回去一定向閩王購置一些火銃,組建他自個兒的火銃兵部隊。

李定國的關注重點和高傑不一樣,此時李定國更關心八旗兵大部隊的動向。

乘著硝煙短暫散去的間隙,李定國舉起千里鏡看向滿清八旗兵主力的軍陣。

只見八旗兵千人左右的隊伍在奴首的帶領下正推著盾車向前挺進,想要支援被他們困在壕溝附近的八旗兵。

李定國喊來炮兵,命令炮兵對正在向前推進的八旗兵進行炮擊,隨即也對兵力部署做出調整。

李定國分出常凱申的輜重營前往甕城處的城牆,守住甕城。

閩王說過後勤線就是生命線,因此輜重營雖然專管後勤,但輜重營的兵員也全都是實打實的戰兵!和其他各營擁有一樣的裝備,一樣擁有尖刀哨!

不同之處便是輜重營下面的哨沒有哨屬炮兵,且輜重營的官兵無論是長槍手還是火銃手全都只披輕便的布面甲以提高輜重營官兵的機動性。

八旗兵此番來勢洶洶,必是報著一鼓作氣的心態想要畢其功於一戰,一舉拿下衡水城。

城下的壕溝即將被填平,屆時八旗兵的雲梯車和攻城錘必將跨過壕溝,直接登城。

他們剛到衡水城不久,也沒來得及封堵城門,要是城門被八旗兵的攻城錘撞破,八旗兵便可以直接衝進翁城,必須未雨綢繆,早做部署。

李定國知道閩王軍之強,勝在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士卒們能夠令行禁止,絕對服從上官的命令。

至於肉搏近戰,閩王軍雖然也有訓練,但遠不是這些身經百戰的滿洲八旗老兵的對手。

想要擊退滿洲八旗兵的衝鋒只有結陣!哪怕是在狹窄的城牆上也要結陣!

在將常凱申的輜重營調到甕城城牆之後,李定國隨即又調遣出一個營的兵力在北門城牆附近排列縱隊迎敵。

如此一來,除去在其他各門負責警戒的乙營,北門正面只剩下兩個營的兵力能夠迎擊攻城的八旗兵。

不過八旗兵人數也不多,兩個營的人手也能應付。

他們在兵力上有很大的優勢,李定國還是有把握守住北門的。

再說,現在城內可不僅僅只有他們步兵,他們還有金勝的兩千多騎兵以及高傑的三千多家丁作為預備隊!

而韃子的預備隊僅僅只剩下寥寥六七百人。

高傑眼見滿洲八旗兵來勢兇猛,舍下血本急忙調來一千多家丁前來協助閩王軍守城。

閩王軍將韃子揍的這麼慘,一旦城破,也沒他高傑好果子吃。

第二批衝鋒的滿洲八旗兵很快抵達壕溝邊,滿洲八旗兵的弓箭手閃出盾車,向城牆上放箭以壓制閩王軍的火銃手。

滿洲八旗兵的弓箭手從小練習弓箭,箭術高超,奇準無比。二十二步的距離說射你右眼,絕不會射你左眼。

只一輪弓箭攢射,只見七八十名閩王軍士卒應聲倒下。滿洲八旗兵的步弓手裝備的都是能破甲的硬弓,射出去的箭力道十足。

這些倒在地上抱頭哀嚎的閩王軍士卒不是疼倒在地上的,而是硬生生被重箭強大的慣性給帶倒在地。

“他孃的!韃子的弓手真他孃的準!”李定國忍不住淬了一口。

城下的清軍乘著有弓箭手打掩護的間隙,迅速將壕溝填充好,雲梯車和攻城錘率先透過了壕溝。

望著已經越過壕溝的雲梯和攻城錘,李定國下令準備好滾木、擂石狼牙拍等守城之物。

士兵們很快將早就事先準備好的滾木和礌石搬到城牆邊。這些滾木礌石都是衡水城武庫內庫存的武器。由於這些東西笨重不值錢,因此也無人偷盜,數量繁多,足夠守城之用。

所謂的滾木也被稱之為“檑木”或是“木檑”,早期的滾木的確是後世電視劇中的一根大圓木,守城時直接從城頭推下去,依靠重力砸擊敵軍。

但這種滾木並非一次性武器,在攻城作戰中,對於攻城方而言他們的攻城資源理論上是無限的,非常充裕。但對於與防守方而言,他們手上所擁有的防守資源用一點就少一點,因此防守方對守城資源格外節約。

滾木一般連著繩索甚至配備有絞車,砸下去之後還能收上來重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