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克復山東【3k】(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是他這隻豬要吃的老虎有點大,多鐸、孔有德、耿仲明這三隻老虎他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那麼好的牙口吃下他們。
清廷在佔領北直隸、山西大部分地區之後多爾袞的用兵策略其實是漏洞百出。
兵分兩路,一路由阿濟格、吳三桂、尚可喜取道山西和內蒙古南下進攻陝北,進而奪取李自成的老巢陝西。另一路便是由多鐸、孔有德和耿仲明統領南下取道山東進而消滅江南的弘光政權。
大順軍的五營精銳主力雖然在山海關一戰中遭受重挫,但經過在陝西幾個月的養銳已經聚集起了數量不遜於山海關之戰時的兵馬。
而且現在李自成是以逸待勞防守清軍,僅憑阿濟格、吳三桂、尚可喜等人的兵馬想要吃下李自成的大順軍主力,不是說不可能,而是十分艱難。
多爾袞真正反應過來自己的戰略部署失策是在十月中旬,山西平陽以及豫西的兩萬大順軍向清軍控制的懷慶地區發起了進攻,並取得了非常漂亮的勝利。擊斃清軍總兵金玉、副將常鼎、參將陳國才等清軍高階將領。
這些清軍清軍將領中不乏有萬曆年間就降清的鐵桿漢奸,多爾袞這才反應過來大順軍主力猶在,不可輕視,火速讓多鐸這一路原本打算南下滅弘光朝,取江南的清軍回師潼關。
多鐸回師潼關,戰場上的主動權從李自成手上重新回到了清軍手上。
也可以說大順軍這次主動出擊懷慶,變相地弘光朝續了幾個月的命。不然的話,就弘光朝那些官兵,估計都撐不到朱由崧改元的那年,弘光朝連弘光元年都不會有。
懷慶之戰這次戰術上的勝利造成了大順軍戰略上的被動,讓李自成不得不同是面對陝北的阿濟格所部清軍以及進攻潼關的多鐸所部清軍。
李自成權衡之下還是選擇先解決進攻潼關的多鐸,然而為了速戰速決避免腹背受敵,李自成不得不放棄潼關天險,出關和多鐸所部的清軍野戰,最終在潼關慘敗。
潼關慘敗是大順軍繼山海關慘敗之後的又一轉折點,這次慘敗讓李自成放棄了陝西,不得不南下到他的最後一片根據地荊襄。
最後李自成又來了個騷操作,放棄荊州襄陽這片大順最早的根據地,避清軍鋒芒,南下攻取虛無縹緲的南京,最終在九宮山地區被當地地主鄉團襲殺。
不過現在既然朱琳澤收回了山東,就絕不能讓歷史重演。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和李自成現在都有著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滿清。
朱琳澤打算幫李自成一把,在山東儘可能拖住多鐸部的清軍。給李自成續命。
畢竟大順軍抗清可比南明的那些蝦兵蟹將要靠譜多了。他現在最大的痛點就是兵力不足,閩王軍雖精,但卻無法抵禦住人數總多的清軍。
一切能夠爭取到的抗清力量他都要極力爭取,哪怕是李自成和有殺父之仇。畢竟國恨遠高於家仇,在國恨面前,家仇可以暫且擱置。
他陸軍兵力雖然捉襟見肘,不過海軍倒是可以用一用,乘著清軍主力入關,朱琳澤打算讓海軍在拿下濟州島之後在滿清的龍興之地搞搞事情。
讓海軍襲擊遼東的金州、蓋州等地,有可能的話再登陸劫掠焚燬滿清的村莊,給滿清後方造成防禦壓力,也能牽制住一部分滿清的兵力。
反正滿清海軍孱弱,就他這分出來的一小支艦隊,應能打的滿清的那些小舢板懷疑人生。
“高將軍打算在何處開鎮啊?”
弘光朝廷依仗的五大將領,只有鎮朔將軍左良玉在武昌開了鎮。現在東路北伐軍克復山東,高傑也可以在山東開鎮,高傑可就成為了繼左良玉之後第二個開鎮的總兵官。
高傑為此非常高興,自從秦軍在潼關被李自成消滅之後,高傑這一年來有如喪家之犬一般,被大順軍攆的四處亂竄,成為實際意義上的“流寇”,現在終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棲身之所,高傑焉能不高興?
“都拜閩王所賜,閩王對高某有再造之恩,這一千匹騾馬權當是給閩王的謝禮。”
高傑興奮地搓著手,當初像個無頭蒼蠅似的到處亂竄之時,是閩王給他指了一條活路,最後才成為新朝的定策元勳。
如今能取得山東三府之地開鎮,也是閩王軍在前為他開路,沒有閩王軍,他也不敢孤軍北伐。
高傑夫婦想送些禮物給朱琳澤表示感謝,不過思來想去,閩王好像也不缺什麼,之後夫婦二人還是決定送一千匹騾馬給閩王作為謝禮。
朱琳澤自然是來者不拒,笑呵呵地望著外面的一千匹騾馬,讓人盡數手下。
金勝帶著他的騎兵屁顛屁顛地去騾馬群眾挑選能夠做戰馬的良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