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殉國,東宮和永王、定王也不知下落,為之奈何?”史可法愁容滿面。

“史閣部,為今之計,只有速速擇一宗藩監國,以安江南半壁的民心,再圖北伐,為君父報仇,收復故土。”沈廷揚說道。

擇一宗藩監國?史可法警惕地望向朱琳澤,沈廷揚啊沈廷揚,你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史可法以為沈廷揚要讓朱琳澤監國,陰陽怪氣地問沈廷揚道:“沈公以為哪位宗藩可堪監國重任?”

“福王賢,可堪監國重任!”

這是朱琳澤很早之前就給沈廷揚準備好的一個選項,沈廷揚脫口而出道。

沈廷揚倒是也向讓朱琳澤監國,朱琳澤要是能監國,日後稱帝,他女兒可就是一國之母,這對沈家來說是莫大的榮耀。

只是朱琳澤現在雖然被崇禎封了閩王,但歸根結底還是唐藩出身,世系太遠,要監國倫序上也輪不到朱琳澤。

“倫序當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之主!”

路振飛從悲痛中緩過來,他也以為沈廷揚要提議閩王監國,如果是閩王監國,路振飛一定會跳出來反對,不僅會反對,還會斥責沈廷揚為了一己私利,擅自提議擁立閩藩,和沈廷揚絕交。

按照宗**序,就算是藩王監國,也應當優先考慮成祖一系的子孫,唐藩一系的來湊什麼熱鬧?

但沈廷揚提議福王監國,路振飛對此舉雙手贊成,福王是神宗皇帝的愛孫,在沒找到崇禎皇子的情況下,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還是沈巡撫公忠體國啊。”路振飛忍不住稱讚了沈廷揚一句,旋即問道,“福王現在何處啊?”

“福王就在南京。”沈廷揚回道。

沈廷揚望著一旁一臉淡然的朱琳澤,感覺這個女婿是越來越深不可測。這個女婿似乎早就料定有今天這般,早早地將福王接到了南京。

不僅是沈廷揚有這種想法,史可法此時也有這種想法,閩王難道能未卜先知?

路振飛毫無保留地支援擁立福王,史可法卻心存疑慮。

史可法是東林名宿左光先的得意門生,他史可法和東林黨有這千絲萬縷的聯絡。

擁立福王監國,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

就是福王朱由崧是老福王朱常洵的兒子,當初從萬曆到天啟三朝,就圍繞著儲君的問題展開了“妖書”、“挺擊”、“移宮”三案,也就是著名的三大案。正是由於東林諸公的力爭,萬曆皇帝想要立寵妃鄭貴妃之子朱常洵為太子的意圖才最終化為泡影。

要是朱由崧上位,會不會重翻當年的舊案?這是史可法最擔心的問題,朱由崧上位一旦翻舊案,那麼東林黨必將失勢,屆時小人當權,掌握朝綱,對南都而言也是禍事。

“此時還得從長計議。”史可法猶豫不決道,此時史可法的內心也是非常矛盾的。

沈廷揚提議立福王合情合理,但史可法又擔心立福王會遭到東林一系的官員反對。史可法一時之間進退兩難,無法做出決定。

“史閣部,你是南都第一重臣,監國乃是目下第一要緊的大事,不可猶豫以錯失良機,應快刀斬亂麻,以雷霆之勢,速速擁立監國的藩王。”

朱琳澤見史可法猶豫不決,上前對史可法說道。史可法是南京第一重臣,要是擁立朱由崧監國能爭取到史可法的支援,那當然是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