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的鯊魚號能湊合用,朱琳澤決定以此為樣本多造幾艘。

製造鯊魚號,所有的船匠都參與其中,這些船匠都積累了製造鯊魚號的經驗。量產批次的鯊魚號,建造速度能有所提升。

當然,鯊魚號樣船也暴露出了其不足之處,最致命的缺點就是鯊魚號的船體結構強度不夠。

9磅炮的毀傷說不上多好,也說不上多差,處於正好夠用的水平。因此不能用更小口徑的炮替代9磅炮,口徑再小的火炮面對鄭家水師的大船,只能是隔靴搔癢了。

因此朱琳澤最終還是決定減少艦炮數量的方案,將量產型號的鯊魚號9磅艦炮數量削減到18門,每艘船的滿載水手數量削減到160人。

方案敲定,量產型號的鯊魚號正式更名為海鯊級,其定位則是小型驅逐艦。

孟凡向委婉地提及當初他對船匠們的承諾,朱琳澤也沒有食言,當場就讓人抬了五百兩白銀上來,並且給孟凡劃了五十畝水田,那些船匠們每個人也分到了五畝水田,個個喜笑顏開。

相較於這些得到厚賞的船匠,那些炮手們就沒這麼好的運氣。炮手們今天的表現很糟糕。

應變能力極差,在激烈的海戰中,對方不可能給你最佳的射擊的角度和射擊時機,這些都需要水手們和炮手們合作,創造出射擊機會。激戰中更是意外叢生,指揮官很可能幸運地被對方的火炮砸中,這時候就需要炮手只見默契的配合。

這就是朱琳澤在試炮時突然要求掉轉船頭,從右船舷換左船舷自有射擊的原因。

他就是在考察這些炮手們的隨機應變能力。

為了以示懲戒,朱琳澤削減了水手們的伙食標準,將肉食標準直接腰斬。當然飯還是管飽的,以免這些水手吃不飽沒有力氣訓練。

等什麼時候這些水手和炮手能夠訓練達標,再恢復他們的肉食供應標準。

對於朱琳澤的這個懲戒決定,水兵們無不是一個個怨聲載道,垂頭喪氣。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陸軍官軍則是個個幸災樂禍,拍手稱快。

登島以來,朱琳澤的重心一直在海軍身上,資源也都是向海軍傾斜,這些陸軍官兵也是看在眼裡,嫉妒在心,心裡暗暗地和這些水兵較勁。

制炮廠仿製生產的9磅炮雖然不如西洋原廠的9磅炮,但其效能水平能夠達到西洋原廠火炮的八成左右。基本達到了朱琳澤的要求。

火炮合格了,接下來應該考慮考慮炮彈的問題。

目前朱琳澤艦炮所用的炮彈還是常規的實心彈,但就以海戰而言,實心彈一個彈中遠遠不夠用。

朱琳澤找來龐三炮,能夠在短時間成功仿製出西洋9磅炮,龐三炮當居首功。龐三炮在造炮上很有天賦,更兼粗通文墨,圖紙一看就懂。

這樣的人才朱琳澤非常喜歡,龐三炮還會一點零星、不成體系的數學知識,這是非常難得的技術人才。到底是在徐光啟手下幹過活的炮匠。

朱琳澤展開圖紙,圖紙上畫著三種炮彈,龐三炮是聰明人知道朱琳澤是要造圖紙上的三種炮彈,拿起圖紙痴痴地看了起來。

圖紙上的三種炮彈分別是鏈彈、葡萄彈、開花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