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得令!”

李國志得到命令後,親自拉響船鐘,鐘聲想起,訓練有素的水手們迅速回到各自的崗位。

朱琳澤的眼睛盯著懷錶上的指標,從鐘聲響起到這些水手歸為,總共只花了不到三十秒的時間。

這個反應速度朱琳澤還是比較滿意的。

“滿帆!順風全力前進!”李國志高聲下令。

隨著距離陸地越來越遠,海風也越來越大。

“好快!”

開慣福船的的水手們忍不住感嘆海鯊號行駛之快。

李國志拿起一根打滿節的亞麻繩,掛上漂浮物走向船尾,旋即將亞麻繩拋入海中,仔細數著繩索上的節數。

這是索爾教給他的測試航速的方法。

測試航速期間,李國志讓操帆的水手和舵手時刻注意風向,並根據風向及時調帆掌舵,以便讓海鯊號達到最大航速。

經過幾次測試,李國志測算出了海鯊號的最大航速,並將記錄下來的資料呈送到朱琳澤手上。

十二、十三、十三、十一、十二、十三、十四。

順風滿帆最高航速只能偶爾跑到十四節,平均航速只有十二點五節。

這個資料讓朱琳澤不是很滿意,畢竟歷史上的海鯊號,滿帆順風隨隨便便都能飆上十五節的速度,再慢也不會低於十四節。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些。

不過想到自己這玩意兒是中西技術結合的山寨貨,也就釋然了。十二點五節的均速也不是不能接受。

“王爺,此船行駛,甚速!若有此船,輔之以老臉水手,和鄭家的船隊也未嘗不可一戰!”

朱琳澤對海鯊號的速度不甚滿意,但李國志卻非常興奮。海鯊號在朱琳澤眼中是小船,但在李國志眼中,這就是一艘中等艦船,能夠跑出這種十二點五節的速度,李國志已經非常知足。

“不要高興的太早,逆風速度還沒測,炮也沒試,是騾子是馬還不好說。”朱琳澤沒有李國志那麼樂觀,順風跑不出預期的最大航速,逆風的最大航速肯定也跑不出預期的最大航速。

此時朱琳澤的心裡反而有點緊張。

李國志指揮水手們走傳統的“之”字形逆風航線,卻遭到了朱琳澤劈頭蓋臉的一番訓斥:“李國志,誰他孃的讓你走這個航線,走正逆風!留一點角度就好!”

李國志這才反應過來,王爺和他說過這船能走逆風航線,激動之下他居然把這茬給拋之腦後了。

橫帆帆船走不了逆風航線,只能走“之”字左右蜿蜒前行。但朱琳澤的這艘海鯊號是三桅縱帆船,只要不完全正逆風,稍微偏轉一點角度就可逆風前行。

李國志和這些水手之前乘駕的都是橫帆船,這種三桅縱帆船還是第一次開,都沒有經驗。經過不停地調帆摸索,過了好一會兒,才摸索出一點門道。

李國志親自下場,小心翼翼地調整風帆,調整完畢後,對幾個老水手交代一番,便走到船尾將測速用的繩索拋下海。

逆風的最大航速為六節,均速不到五節。

對此,朱琳澤已經有了心裡準備,不過想到歷史上的海鯊號逆風最大可以跑出八節多的航速,平均逆風航速比他這艘山寨海鯊號的最大逆風航速還要高,還是心有不甘。

不過也沒辦法,畢竟這是他的造船廠造出來的處女船,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這些問題,只能留到以後再慢慢想辦法改進。

與朱琳澤不同,李國志和那些水手則顯得非常興奮。海鯊好能直接走逆風,跑的還不滿,這已經大大開了這些水手們的眼界。

順風的航速和逆風的航速已經大致測算出來了,最後一個環節便是試炮。

船上的炮手們雖然都打過實彈,但打真船卻還是第一次。往常的靶子不過是圓木結成的筏子。而這一次他們打的是真船,炮手們無不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