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成軍【四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整支軍隊的精神面貌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
“王爺。”李定國手裡拿著一本籍冊來找朱琳澤。
“李隊長,稀客啊。”
朱琳澤好奇地從下到上打量著李定國的裝束,腳上踏著一雙草鞋,褲腿被高高捲起,上身穿著一件麻布交領短衣,頭上帶著一頂毛竹編織成的竹笠。
咋看上去,還真像那麼回事兒,到底還是農家子弟出身。
“這是第三生產隊所墾田畝的籍冊。”李定國將籍冊遞給朱琳澤。
朱琳澤拿過略略翻了翻,讚許道:“李定國,本王聽馮雙禮說你打仗是一把好手,不想你種田也是一把好手,看來先進生產隊流動紅旗,要在你們三隊紮根了。”
為了激發各個生產隊的生產積極性,朱琳澤專門設定了流動紅旗制度,生產成果最為顯著的生產隊可以獲得流動紅旗,以及每個月五百兩的賞銀。
每個生產隊下面再自行評比出先進生產小組進行嘉獎。
除卻被朱琳澤調走專門負責伐木的第一生產隊,其餘的七個生產隊負責墾荒。一共開墾出了三萬八千畝水田,其它生產隊開墾出來的水田都在五千畝出頭,差距不大,唯獨李定國的第三生產隊一騎絕塵,開墾出了七千六百畝的水田,平均每人開墾七畝多的水田。
開墾水田的難度比較大,主要是開墾水田要引水、排水,而大規模開墾水田,引水和排水的工程量又是巨大的,且容不得有差錯。
引的水少了,秧苗容易旱死,排水排的少了或是不及時,也容易淹壞秧苗。因此水田的引水和排水也是一門學問。
李定國是陝西人,祖祖輩輩種的基本都是旱地,沒想到開墾水田李定國也是一把好手。
“定國此前對王爺又誤會,衝撞了王爺,還請王爺責罰。”李定國向朱琳澤請罪道。
朱琳澤專門設定了一個土地管理司,每次開闢出一批新的水田,就派遣土地管理司的吏員前往核驗,並根據開墾者的實際工分授田造契。
當然這個土地管理司所造的田契並不是馬上生效,還要等後續督查司的吏員前來再次核驗無誤後,蓋上王府督查司的印章,田契方正式生效。
若是督查司的吏員發現有誤,可以直接找王府長史陸聞達彙報,確認是土地管理司的弄虛作假後,督查司的吏員還能獲得一定的獎金並記功,功勞也可以兌換工分,從而換區田地或者真金白銀。
因此督查司的吏員每次核驗土地都非常認真,巴不得土地管理司的人出差錯,弄的土地管理司的吏員人心惶惶。
現在朱琳澤就管著一片彈丸之地,八千多號人,他還是能夠保證手底下的人清廉。
朱琳澤沒有將這些移民開墾出來的田地劃為王莊,而開墾田地所需的工具、耕牛乃至移民們的日常吃食,都是由朱琳澤提供。這大大改變了李定國對朱琳澤的看法。
當然,李定國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朱琳澤在處理漢番矛盾的時候沒有偏袒自己的心腹老卒,而是殺之以正軍法。這是李定國親眼所見。
“過去的事情就不提了,李定國本王可是聽說你閒暇之時,總是手不釋卷,抱著兵書苦讀啊。”朱琳澤站的有點累了,席地坐在一從草上,示意李定國也坐下,“難道你真就這麼甘心做一個生產隊隊長?”
李定國非常乾脆地坐在朱琳澤對面,沉默不語。
朱琳澤知道李定國還會想帶兵的,不然也不會天天抱著兵書苦讀。
“讀兵書終究是紙上談兵,若是想成為一代名將,名垂青史,還是領兵作戰,立下赫赫戰功。”
“但王爺是藩王,大明祖制,對藩王限制甚多,王爺又能有何作為。”朱琳澤的這句話說到了李定國的心坎裡,李定國也慢慢地開啟了他心中一直緊閉的那扇窗。
朱琳澤撿起一根枯枝,用手掃開前方泥地上的雜物,在兩人中間畫了一副大明的局勢的草圖。
“規矩和制度都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既然你熟讀兵書史籍,本王今日便與你談談如今的天下大勢。
李自成已佔河南,並南下奪取了荊襄,而今正北上入秦,孫傳庭的秦軍已是強弩之末,李自成奪取陝西,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你義父張獻忠雖取武昌及湖南諸府,但並不能守,正欲西進取蜀。”
“王爺是說,李自成與我義父還有大明將三分天下?”李定國望著朱琳澤在泥地上畫的草圖說道。
“非也,如果你是李自成佔領了陝西之後,下一步你打算怎麼辦?”朱琳澤問李定國道。
李定國略一思索,馬上給出了答案:“乘勢奪取山西,以高屋建瓴之勢直逼京師,京師若能取便取之,若不能取,便退回關中,等待時機。”
朱琳澤點點頭,李定國到底還是李定國,雖然年輕但還是很有戰略眼光的。
“京師大疫,京營能戰之兵十不存二三,且早已人心惶惶,朝廷也沒有錢發軍餉。沒有兵,沒有人心,沒有軍餉,京師必不能守。”
京師必不能守這種誅心之言,朱琳澤還能輕描淡寫地從嘴裡說出來,這讓李定國非常詫異。
“王爺的意思是,這天下,最終是闖王李自成的?”李定國瞪大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