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僱傭兵【三更!求收藏!求推薦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更重要的是,這個索爾雖然不是船長,但也經常充當二副,三副,對海上打劫之事頗有經驗心得,留在身邊也可以向他請教一二,讓李國志和他交流交流工作經驗,取長補短。
孫恆這裡還有一百三十杆從種子島帶回來的嶄新鳥銃,日本那邊的叫法是鐵炮。
朱琳澤現在的火器不多,南京城的武庫更是窮的連幾桿鳥銃都拿不出來。這一百三十杆鳥銃,朱琳澤還是咬牙買下了。
火繩槍雖然現在已經逐漸落伍,但目前朱琳澤還沒辦法獲得燧發槍,只能將火繩槍作為一種過渡性武器,暫時先用著。至於索爾的那把燧發手槍,朱琳澤也直接帶走了,以作日後研究只用。
出武器鋪沒多久,就見幾個騎馬的小太監匆匆而來。
“郡王爺,您可讓奴婢們找的好苦。”為首的一個小太監,下馬氣喘吁吁地說道,“萬歲爺來了聖旨,韓公公讓奴婢們喊您回南京接旨。”
“幾位公公辛苦了。”朱琳澤拿出一張百兩面值的銀票,遞給那傳話的小太監,“幾位公公拿去買些茶水解解渴。”
朱琳澤對韓贊周的印象不差,他和沈瑩的婚禮就是韓贊周幫忙張羅完成的。
在朱琳澤印象中,韓贊周是一個不苟言笑,行事特別小心謹慎的人。
幾個小太監見有銀子拿,不禁展露笑顏,紛紛謝過朱琳澤。
從烏青鎮回南京也可以走水路,只要到了運河便可乘船北上,經無錫、丹陽,抵達鎮江後進入長江,而後再右長江逆流而上就能抵達南京城。
朱琳澤知道這聖旨肯定是關於他是否能夠出海開臺的聖旨。
他想知道聖旨的內容,只是這些小太監們都紛紛搖頭,說聖旨只能由韓公公親啟,他們這些小太監沒有看聖旨的資格。
烏青鎮到南京城的水程有四分之三都是走平緩的運河,坐船回南京會比較舒適安逸。
但朱琳澤想早點知道崇禎皇帝對他上疏開臺一事的答覆,沒有選擇走水路,而是直接騎馬走陸路回南京。
回到南京朱琳澤直奔韓贊周的府邸,韓贊周親自出門迎接了朱琳澤。
“南陽王,準備接旨吧。”韓贊周取來聖旨,一臉肅然。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琳澤撩袍跪下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南陽王上疏開臺一事,朕準了。著南京各衙門協濟南陽王籌措開臺所需之物資,不得有誤!欽此!”
朱琳澤內心忐忑不安,他原以為崇禎下的聖旨應該是文縐縐地又臭又長一大段,已經做好長跪聽旨的準備,不想聖旨竟然如此簡短明瞭。
賭贏了!謝天謝地,崇禎皇帝終於准許了出海開臺。
有了崇禎崇禎的這道聖旨支援,他出海開臺的壓力會小很多。鄭芝龍就是再不樂意讓他登臺,在崇禎死之前他也只能老老實實忍著。這為他爭取了一年的時間。
他要爭取在這一年之內在臺灣立足!
開臺的奏疏已經呈上去一個多月遲遲沒有答覆,這三十幾個日日夜夜對於他來說都是煎熬。
如今終於塵埃落定,他那顆忐忑不安的心也可以放下,放手去準備開臺事宜。
來到這個時空,他終於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