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行淚珠向決堤的江水一般,不爭氣地奔湧而出。

“張媽媽說的對,一日為秦淮河歌伎,終生為秦淮河歌伎,他是堂堂天潢貴胄,又怎麼看得起我一個淪落風塵的女子,是我想多了。蕊芳啊蕊芳,你真蠢。”

程蕊芳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語著,他走到橋邊,將手中提著的精緻食盒拋入河中。

明朝南京上元節放燈的時間沒有做詳細的限制,前幾天和祁逢吉攀談之時,祁逢吉曾告訴過朱琳澤今年南京城上元節燃燈十四日。

雖然燃燈十四日,但最熱鬧還是要數正月十五日這一天。

城內人頭人頭攢動,不便騎馬,朱琳澤將馬牽到一個警鋪,給了守鋪的鋪丁一錢碎銀子,交代鋪丁將馬看好。

這年頭能騎得起高頭大馬的人,身份自然不一般,那鋪丁得了銀子,忙不迭小心應承了下來。

朱琳澤牽著沈瑩酥軟的小手朝五鳳樓方向走去,沈瑩剛想掙脫,不想朱琳澤卻抓的越來越緊。

朱琳澤嘿然笑道:“莫要鬆手,街上人多,歹人也多,你若鬆手,要是走丟讓歹人擄了去,我便不管你了。”

“呸!哪來的那麼多歹人,我看你就是最大的歹人!”

沈瑩沒好氣地瞥了朱琳澤一眼,任由朱琳澤牽著她的手朝人群深處走去。

這是朱琳澤來到這個時空後,第一次見到這個時空的人山人海。

街邊的燈籠將夜晚的南京城照得亮如白晝,街道兩邊不僅有售賣彩燈、古玩、古畫、紙扇、梳子、胭脂等商品的攤販,甚至還有兜售鹿、鸚鵡、孔雀、鶴等等奇珍異獸的攤販,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愛逛街是女性的天性,不分古今,沈瑩也不例外,沒逛多久,沈瑩便心情大好,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對著街邊的貨物指指點點,嘰嘰喳喳地和朱琳澤聊了起來。

朱琳澤給沈瑩買了幾盒胭脂粉黛揣在身上,讓他意外的是大明朝居然也有賣指甲油,這著實讓他開了眼界。

猜燈謎是元宵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有明一朝,猜燈謎風靡朝野。

朱琳澤走的久了有些疲乏,想找個地方坐下歇會兒,沈瑩正在興頭上,哪裡肯讓朱琳澤歇息。她興致勃勃地拉著屁股還沒坐下去的朱琳澤去猜燈謎。

沈瑩非常聰明,連續猜了四個燈謎,都猜對了,贏了根髮簪和網巾,以及幾顆晶瑩剔透,五顏六色的琉璃珠。

沈瑩心情大好,當即就歪著腦袋將髮簪簪在頭上,簪好後還不放心地詢問朱琳澤有沒有簪好。見沈瑩髮簪戴的有些歪,朱琳澤便幫沈瑩將髮簪重新簪好。

“我今日梳了高髻,這網巾戴不得,且便宜了你這歹人了,你蹲下,我替你將這網巾網好。”

沈瑩看著手裡頭的男式網巾一籌莫展,看見頭上沒戴冠帽的朱琳澤後,突然有了主意。

朱琳澤只得遵命,蹲下身任由沈瑩擺弄他的頭髮。

“這網巾一網,頭髮便齊整多了。”

網好朱琳澤的頭髮,沈瑩滿意地欣賞了一番自己的“作品”。

“這個燈謎你可知謎底?”

沈瑩剛才一共猜了五個燈謎,最後一個燈謎沒有猜中,她心有不甘,拉著朱琳澤猜她沒猜中的那個燈謎。

“城外小兒,衣冠齊楚。樹下小兒,輝映臺輔。”

朱琳澤心中默唸著彩燈上的燈謎,給出的謎目是兩個唐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