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這些身體素質可以考現實世界的訓練提高嗎?”王昊問道。

“可以,但友情提示宿主,這些需要大量且枯燥的練習才能慢慢提升。”冰冷的金屬音傳來。

“ok...”王昊點點頭,這也算一個好訊息。

這場比賽雖然十分順利,但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太陽的實力不強,尤其是防守,簡直稀爛。

但即使這樣,王昊還是感覺自己在沒有技能的時段非常難熬。

假如他碰上科比那樣的“偏執狂”,一場比賽單打十幾次,那王昊的防守無法持續的弱點必然就露餡了。

[如果哪個眼尖的球探發現了我一場比賽最多隻有五次防守爆發,那我可能就變成眾矢之的了。]王昊內心隱憂。

進攻端也是如此,一場比賽只有3次【天帝之眼】,一旦比分焦灼,勢必要留到最後使用。

那麼,自然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王昊在進攻端只能充當拉開空間的射手。

簡而言之,王昊的球星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

回到更衣室,沃頓又一次邀請王昊參加記者會,但被王昊本想拒絕,但這場比賽他表現太過出眾,不去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只好勉為其難參加。

內心裡,王昊對於這種聚光燈不沒有太感冒。

記者會上,記者最為關心的自然是王昊的表現,以及他剛剛在採訪時提到的,天方夜譚一般的目標。

“你們可以當做笑話,但我並不是一個愛講空話的人,我們一切用籃球來說話吧。”

這便是王昊所有的回應。

...... ......

記者會結束後,世界各地的籃球論壇迅速掀起了“王昊風暴”。

華夏的虎樸論壇,首頁上掛滿了王昊的名字。

其中有幾個有意思的熱帖。

比如:《以後再也不用說什麼“中國有這樣一個人多好”了。》

樓主在文中感嘆道:

“這麼多年了,我們經常說保羅好強,長得也不高,中國有這樣一個人多好;納什好強,中國十三億人難道出不了一個看起來瘦瘦弱弱的控衛嗎......現在,王昊出現了,我們男籃終於有後衛了,不用再說類似的話,羨慕別的國家了。”

底下立刻有人留言:“大姚當年也很強,但是巔峰期太短了。就籃協這個尿性,昊哥以後肯定是每年從熱身賽打到正賽一場不落,休息沒多久又要去打NBA,參考姚明當年的比賽密集程度。”

這個回覆迅速被大量點亮,很多人表示“希望籃協做個人。”

再比如:《為什麼感覺王昊打的就跟玩一樣???》,文中提到:

“昊哥玩著玩著三節打完20分了!防守端掌控雷電,一個人貢獻5個搶斷!正負值+24。而且第三節幾乎沒怎麼出手,防守也沒怎麼用力了?PS:布克被昊哥晃趴兩次還堅持單防!瑞思拜!”

樓下一位j

評論道:“比賽前我還在擔心,布克和佈雷德索這倆會不會打爆球哥和王昊,沒想到完全多慮了,湖人的新人後場完爆對面!”

而大洋彼岸的美國,推特上有兩條關於王昊的熱搜。

其一熱議的則是:最佳新秀之爭會不會變成湖人球員的內戰?

這條推文分析了郎佐鮑爾和王昊兩場比賽以來的表現,二人的優缺點以及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