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備之言諸葛亮不由眼前一亮的對著劉備說道:“願聞將軍之志!”

劉備屏人促席而告道:“漢室傾頹,jiān臣竊命,備不量力,yu伸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迄所就,惟先生開其愚而拯其厄,實為萬幸!”

諸葛亮不由的說道:“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曹cāo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cāo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策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今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策,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惟將軍圖之!”

言罷,命童子取出畫一軸,掛於中堂,指謂劉備說道:“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將軍yu成霸業,北讓曹cāo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劉備聞言,避席拱手謝道:“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但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漢室宗親,備安忍奪之!”

聽到劉備之言,諸葛亮不禁對著劉備說道:“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久後必歸將軍!”

玄德聞言,頓首拜謝,不過馬上就對著諸葛亮疑惑的問道:“那荊州的劉表不足為據,可是臥龍先生那荊州可是還有著一頭猛虎呢啊!”

聽到劉備之言,諸葛亮不禁微微一笑,緊接著對著劉備說道:“玄德公莫不是說那江夏太守劉琦乎!”

聽到諸葛亮之言,劉備不禁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道。

而聽到劉備之言的諸葛亮,此時卻是不由的下來出來,看得劉備疑惑萬分。

“臥龍先生為何發笑啊。”這時劉備不禁向著諸葛亮問道。

聽到劉備的詢問,諸葛亮卻是向著劉備說道:“玄德公,那劉琦雖然看起來聲勢兇猛,不過卻是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荊州!”

“哦,怎麼說。”聽到諸葛亮之言,劉備不由好奇的問道。

聽到劉備的詢問,諸葛亮不由的向著劉備說道:“那荊州現在卻是由蒯越和蔡和兩人控制著局面,而兩人比之蔡瑁和蒯良卻是差上了不少,我想兩人定然守不住荊州!”

聽到諸葛亮之言的劉備,卻是加摸不著頭腦了,不由的對著諸葛亮問道:“臥龍先生為何如此說,要知道那蒯家和蔡家對於在下是頗為防範的,就算如此,我也不能明目張膽的攻打荊州吧!”

“玄德公不必親自攻打荊州的,因為他們會拱手送上的。”諸葛亮不禁微微一笑道。

聽到諸葛亮之言,劉備卻是驚訝的問道:“何解!”

“在下之所以這麼說,完全是因為蔡瑁和蒯良此去武陵郡定然有去回,所以那蔡和和蒯越在孤立援的情況下,此時玄德公出手是最佳時機。”諸葛亮不禁說道。

緊接著,諸葛亮將前後因果和各種情況給劉備說了一遍,劉備聽完頓時茅塞大開。

玄德拜請孔明曰:“備雖名微德薄,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備當拱聽明誨!”

孔明道:“亮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聽到諸葛亮之言,劉備不由哭著說道:“先生不出,如蒼生何!”

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溼。

孔明見其意甚誠,乃曰:“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

劉備大喜,遂命關、張入,拜獻金麻禮物,孔明固辭不受。

見到諸葛亮不受,劉備不由的說道:“此非聘大賢之禮,但表劉備寸心耳!”

孔明聽到劉備之言也法拒絕,只好收下了,於是劉備等在莊**宿一宵。

次ri,諸葛均回,孔明對著諸葛均囑付道:“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ri,即當歸隱!”

劉備等三人別了諸葛均,與孔明同歸野。

劉備待孔明如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終ri共論天下之事,孔明對著劉備說道:“曹cāo於冀州作玄武池以練水軍,必有侵江南之意,可密令人過江探聽虛實!”

劉備從之,使人往江東探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