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些晃知道,這是家父自己的選擇,我尊重他的選擇,要我我也會這樣選擇的。”徐晃略帶崇敬道。

“晃這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率領士兵殺入羌人牙帳,為我父親報仇血痕。

而且讓得那些蠻夷之輩臣服於我大漢天子,重現我大漢榮光。”徐晃激動的說道。

劉表本來注意力還在徐晃身上,但當劉琦說出那“大丈夫馬革裹屍”、“死得其所”等語,不由驚訝的看向劉琦。

要知道現在的劉琦可只不過是一個剛滿十幾歲左右的少年而已,能夠說出這種話來不由的讓劉表不感到驚奇。

劉琦既然能說出這種話來,除了別人的刻意傳授,但登時就被劉表否定了。

因為劉表瞭解蔡邕的為人,也相信以蔡邕的性子於公於私也都不會刻意教授劉琦這些。

唯一的可能就是這些話是發自劉琦內心的,現在徐晃的話讓劉琦產生了共鳴,不由自主的把自己的志向說了出來。

“哈哈哈哈,公明好志向!真有那麼一日,吾自當把酒送君千里,等候公明凱旋!”劉表讚賞的說道。

“不敢不敢,使君折煞屬下了。”徐晃趕緊謙遜道。

“好,就這麼定了。公明今後就先留在府上。想來今日也累了,不如早些休息吧。”劉表向徐晃建議道。

“來人,帶公明下去休息,好生照顧著。”劉表這時向下人喊道。

“那公明就不打擾大人了。”徐晃也看得出來,劉表好像突然有話要跟劉琦說,於是他也識趣的離開了。

徐晃能看出來劉表找劉琦有事,劉琦又何嘗看不出來。

只是劉琦現在有些弄不清劉表突然要跟自己說何事。

“究竟是何事呢?難道是剛才我說的話?一定是了.。。”

也許是印證劉琦的想法,正在垂頭思考的劉琦被劉表的問話打斷。

“琦兒,剛才那‘大丈夫馬革裹屍’、‘死得其所’是你自己說的麼?還是有人專門跟你說過?”劉表疑惑的問道。

“回父親,這都是孩兒心中所想,剛才聽到公明大哥所言不由的將孩兒的心中所想勾了出來。並沒有人刻意教過孩兒。”劉琦一臉誠懇的跟劉表說道。

“哦?那這麼說這些都是你心中真實的想法了?難道吾兒志向在此不成?”劉表嚴肅的說道。

“是的,父親。”劉琦堅定的回答道。

“告訴我你的理由。”劉表帶著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

“是,父親。”

調整了一下狀態,劉琦接著開口說道:

“父親,孩兒認為馬革裹屍乃真大丈夫之所為也!孩兒不願做那整天只知道搖首弄姿、整日只知吟詩作賦空談時事的迂腐書生。

當今的大漢已不再是武帝時那麼強大的大漢了,孩兒希望大漢能在孩兒手下再放榮光。

孩兒想要像那衛、霍一流,率領我大漢好兒郎,殺入匈奴牙帳。如那陳湯一般,親手斬下匈奴可汗的人頭,重新向蠻夷申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劉琦激動的說著,說道關鍵處情難自已,雙頰已微微泛紅。

“唉,你這志向倒和剛才的徐公明相像。”劉表自嘲的笑了笑,接著開口道:

“為父原本想要你在伯喈那裡學習一下,成為一名讀書識禮的名士,不成想你的志向並不在此。”

“不,父親。雖然孩兒志向在於為將帥,但孩兒還是知道只知勇猛殺敵而不知動腦子只不過是匹夫罷了。孩兒可是想著做一名文武雙全之輩。”劉琦見劉表有些誤解了自己的志向,於是趕緊解釋道。

“好,看來得給你找一位在武藝上有造詣的師父了。”劉表見劉琦並不是像自己想的那樣只會想著匹夫之勇,不由的也有些高興起來。